人机协同教学中的教师角色重构

被引:59
作者
秦丹 [1 ]
张立新 [2 ]
机构
[1] 唐山师范学院科研处
[2]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角色; 技术使用; 发展者; 建构者; 责任者;
D O I
10.13811/j.cnki.eer.2020.11.002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诉求。教师作为教育实践领域的核心参与者,其专业内涵的边界、知识权威的地位以及教学设计工作范式,均在人工智能作用下发生巨大变革。在对教育进行回归原点式的反思与审视基础上,将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限度与教育本质的理性向度相融合,以技术使用哲学作为思考框架,提出教师应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入融合的过程中完成角色重构,成为:积极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者,为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更新迭代提供动力与知识源;理性的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应用的建构者,探索并规范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理性使用路径,完成以人工智能应用为核心和导向的自我更新与自主建构;自觉的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应用的责任者,不仅对最终技术使用行为负责,而且为学习者理性使用技术提供可借鉴和模仿的榜样。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M].科林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技术使用的哲学探究.[M].陈多闻; 著.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
[3]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M].刘大椿;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衣俊卿;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  
普通教育学.[M].(德)底特利希·本纳(DietrichBenner)著;彭正梅;徐小青;张可创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  
技术批判理论.[M].(美)安德鲁·芬伯格(AndrewFeenbeyg)著;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  
什么是教育.[M].(德)雅斯贝尔斯(Jaspers;K.)著;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
[8]   技术与生命之维的耦合:未来教育旨归 [J].
朱德全 ;
许丽丽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09) :1-6
[10]   风险预测与忧患深思:人工智能对教育发展的冲击与变革——哲学与伦理的思考 [J].
刘盾 ;
刘健 ;
徐东波 .
高教探索, 2019, (07)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