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生态工程背景下西南喀斯特植被变化主导因素及其空间非平稳性
被引:34
|作者:
张雪梅
[1
,2
,3
]
王克林
[1
,2
]
岳跃民
[1
,2
]
童晓伟
[1
,2
,3
]
廖楚杰
[1
,2
,3
]
张明阳
[1
,2
]
姜岩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4]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来源: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滇桂黔;
植被变化;
地理加权回归;
空间非平稳性;
主导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面积已实现净减少,植被状况具有明显改善。为了更清晰的了解该区植被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采用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地理加权回归(GWR)等研究方法,分析生态工程实施以来滇桂黔喀斯特植被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空间非平稳性。结果表明:与1982—2000年相比,2001—2011年生长季归一化植被指数(GSN)在整个研究区域都有增加且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Ig为0.90),但增加程度在空间上具有差异性(变异系数为43%);影响滇桂黔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因子、土壤质地、人类活动、水分有效性、土壤养分和社会经济条件,且对植被变化的影响程度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工程地貌类型区内,影响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不同,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需综合考虑植被变化主导因素的区域差异来调整或改进后续生态工程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4008 / 4018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