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喀斯特区域植被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和地形的响应

被引:70
|
作者
童晓伟 [1 ,2 ,3 ]
王克林 [1 ,2 ]
岳跃民 [1 ,2 ]
廖楚杰 [1 ,2 ,3 ]
徐艳芳 [1 ,2 ,3 ]
朱海涛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4] 不详
关键词
SPOT-VGT NDVI; 气候变化; 地形面积差异修正系数; 生态建设工程; 喀斯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1999—2010年的SPOT NDVI数据,分析了河池市植被变化趋势及空间差异,并结合气象和地形数据分析了植被与气候、地形的关系。结果表明:(1)桂西北喀斯特地区植被变化总体上呈恢复趋势,年均气候因子对植被变化的作用不明显;(2)200—500m的海拔范围内植被恢复显著,但400—500m的海拔范围内有小面积植被退化现象,随着海拔增加,植被变化趋于稳定;(3)6—15°的坡度范围内植被恢复最显著,而2—6°及大于25°坡度范围存在植被退化的现象;(4)不同坡向上的植被恢复差异不明显,但随着坡向由阴坡转阳坡,植被总体恢复呈减小趋势。喀斯特地区人类生态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在海拔400—500m、坡度大于25°的阳坡区域仍存在植被减少的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3425 / 34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基于SPOT-VGT NDVI的陕北植被覆盖时空变化[J]. 杨延征,赵鹏祥,郝红科,常鸣.应用生态学报. 2012(07)
  • [2] 黄土高原泾河流域长时间序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孙晓鹏
    王天明
    寇晓军
    葛剑平
    [J]. 植物生态学报 , 2012, (06) : 511 - 521
  • [3] 基于植被遥感的西南喀斯特退耕还林工程效果评价——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
    李昊
    蔡运龙
    陈睿山
    陈琼
    严祥
    [J]. 生态学报, 2011, 31 (12) : 3255 - 3264
  • [4] 近30a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监测与分析
    张宝庆
    吴普特
    赵西宁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4) : 287 - 293+400
  • [5] 西南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J]. 张远东,张笑鹤,刘世荣.应用生态学报. 2011(02)
  • [6] 坡向差异对广东古兜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多样性的生态影响
    严岳鸿
    何祖霞
    苑虎
    邢福武
    [J]. 生物多样性, 2011, 19 (01) : 41 - 47+137
  • [7] 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
    许月卿
    罗鼎
    冯艳
    彭建
    [J]. 资源科学, 2010, 32 (09) : 1752 - 1760
  • [8] 木论喀斯特峰丛洼地森林群落空间格局及环境解释
    宋同清
    彭晚霞
    曾馥平
    王克林
    覃文更
    谭卫宁
    刘璐
    杜虎
    鹿士杨
    [J].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 (03) : 298 - 308
  • [9] 喀斯特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物质循环研究:重要性、现状与趋势
    刘丛强
    郎赟超
    李思亮
    朴何春
    涂成龙
    刘涛泽
    张伟
    朱书法
    [J]. 地学前缘, 2009, 16 (06) : 1 - 12
  • [10]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李登科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05) : 1007 -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