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a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监测与分析

被引:125
|
作者
张宝庆 [1 ]
吴普特 [2 ]
赵西宁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2] 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3]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空间差异测量; 植被; 地理信息系统; 黄土高原; 植被覆盖; NDVI;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监测黄土高原植被建设成效,采用GIMMS和SPOT VGT2种数据集的归一化植被指数作为植被覆盖评价指标,分析了近30a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大规模植被建设开始前,黄土高原植被覆盖以小幅波动为主,个别地区有所好转,但大部分区域无显著变化。1999年以后研究区归一化植被指数年度平均值增加显著,并以夏、秋两季增长贡献最大。植被覆盖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增加趋势,其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增加趋势最为明显,植被恢复成效显著。研究区15°~25°和6°~15°坡地植被覆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对控制水土流失可产生积极影响。大规模植被建设促进了该区植被恢复,但截止2009年,黄土高原处于较低植被覆盖水平的区域面积依然占较大比重,生态环境建设仍须进一步加强。
引用
收藏
页码:287 / 293+400 +4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基于GIS和RS的中国西北NDVI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耦合性
    王海军
    靳晓华
    李海龙
    张勃
    戴声佩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1) : 194 - 203
  • [2] 2000-2008年内蒙古草原MODIS NDVI时空特征变化
    张宏斌
    唐华俊
    杨桂霞
    李刚
    陈宝瑞
    辛晓平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9) : 168 - 175+0+8
  • [3] 利用NDVI资料估算中国北方草原区牧草产量
    吴门新
    钱拴
    侯英雨
    李朝生
    毛留喜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S2) (S2) : 149 - 155+350
  • [4] 人类活动对植被退化/恢复影响的空间格局——以陕西省为例
    周洪建
    王静爱
    岳耀杰
    李睿
    [J]. 生态学报, 2009, 29 (09) : 4847 - 4856
  • [5] 基于SPOT/VEGETATION时间序列的冬小麦物候提取方法
    鹿琳琳
    郭华东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6) : 174 - 179+317
  • [6] 利用NDVI指数时序特征监测秋收作物种植面积
    熊勤学
    黄敬峰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1) : 144 - 148
  • [7] 基于RS和GIS的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工程成效监测
    李登科
    卓静
    孙智辉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 (12) : 120 - 126
  • [8] 牧草产量的遥感估算与载畜能力研究
    毛留喜
    侯英雨
    钱拴
    李锡福
    伏洋
    张海珍
    张艳红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8) : 147 - 151
  • [9] MODIS/NDVI和MODIS/EVI在耕地信息提取中的应用及对比分析
    左丽君
    张增祥
    董婷婷
    汪潇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3) : 167 - 172
  • [10]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vegetation cover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1981―2006):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s and human activities
    XIN ZhongBao1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J].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8, (01) : 67 -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