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评估与美国大战略的转变

被引:40
|
作者
左希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威胁评估; 反恐战争; 中国崛起; 美国大战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77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美国是如何评估外部威胁的?威胁评估如何影响美国大战略的转变?当前,学术界研究威胁评估主要存在理性主义、政治心理学和社会文化三种代表性路径。文章试图构建一个美国威胁评估的新解释模式,用来考察其大战略转变的过程。文章认为,美国威胁评估的本质是决策者对外部威胁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外交政策的过程,因此,以总统为首的决策者从一开始就起着关键作用。美国的威胁评估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双向互动过程,即最高领导人如何看待外部威胁,以及核心组织部门和组织成员如何看待外部威胁,这两个过程分别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二是次序传递过程,即美国政府最核心的部门的威胁评估传递到外围部门,或外围部门的威胁评估塑造核心部门。双向互动和次序传递共同作用,形成了威胁评估的共识生成机制。探究这一机制,有利于我们理解2006年以来美国大战略从以打击恐怖主义为重心,转变为兼顾打击恐怖主义和应对中国崛起,再转变为以应对中国的长期战略竞争为重心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4 / 50+156 +156-157
页数:49
相关论文
共 106 条
  • [11] 军人与国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塞缪尔·亨廷顿, 2017
  • [12] 我们时代的安全战略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唐世平, 2016
  • [13] 斗而不破[M]. 中信出版社 , 周文重, 2016
  • [14] 小集团思维[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贾尼斯, 2016
  • [15] 没有应答的威胁[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斯维勒, 2015
  • [16] 世界秩序[M]. 中信出版社 , 基辛格, 2015
  • [17] 美国在中东的厄运[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 傅立民 (Freeman, 2012
  • [18] 美利坚独步天下[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韩德 (Hunt, 2011
  • [19] 美国外交决策过程[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周琪, 2011
  • [20] 军备及其影响[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谢林 (Schelling,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