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力视角下生态型城市植被恢复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以陕南商洛市为例

被引:16
|
作者
温晓金 [1 ]
刘焱序 [2 ]
杨新军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商洛市; 植被恢复; 变化趋势;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植被恢复是建设生态型城市的重要途径,通过明晰植被恢复空间分异与潜在的植被恢复力,有助于指导可持续性生态城市的建设。以商洛市为例,基于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利用Sen+Mann-Kendall模型和Hurst模型研究2000—2013年商洛市植被恢复趋势及未来持续能力,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市域尺度内植被恢复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3年商洛市的植被恢复效果明显,植被覆盖增大的区域占总面积的82.5%,减小的区域占总面积的9.4%;(2)2000—2013年,受城镇的距离及土地集约程度等人文因素的影响,西北部植被恢复略好于东南部。(3)Hurst指数显示,商洛市未来植被恢复的持续性不强。48.0%的区域未来植被覆盖可能会呈现由改善变退化的现象,而持续增大的区域仅占36.7%,植被恢复力仍有待加强。(4)市域尺度上,植被恢复趋势空间差异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高程、坡度、坡向、与水体的距离,而人文因素则由距离城镇的距离和土地利用集约度所主导。地理加权回归显示各区县植被恢复趋势的空间影响因素及其强度并不一致,充分说明人地关系变化对植被恢复作用机理的复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377 / 438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 [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沙尘暴时空变化及其与植被恢复关系
    覃云斌
    信忠保
    易扬
    杨梦婵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4) : 196 - 204+361
  • [2] 南水北调重要水源地的土地生态安全动态研究——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例
    孙丕苓
    杨海娟
    刘庆果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9) : 1520 - 1530
  • [3] 基于LUCC的生态型城市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
    刘焱序
    李春越
    任志远
    文雯
    [J].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 (04) : 125 - 130
  • [4] 陕西省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植被恢复状况遥感监测
    范建忠
    李登科
    董金芳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7) : 228 - 234
  • [5]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应用研究综述
    杨眉
    王世新
    周艺
    王丽涛
    [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1, (01) : 45 - 51
  • [6] 基于MODIS/NDVI的陕北地区植被动态监测与评价
    宋富强
    邢开雄
    刘阳
    刘志超
    康慕谊
    [J]. 生态学报, 2011, 31 (02) : 354 - 363
  • [7] 生态恢复背景下陕北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J]. 王朗,傅伯杰,吕一河,曾源.应用生态学报. 2010(08)
  • [8] 灾害恢复力研究进展——基于文献调查的分析
    宛文博
    葛怡
    毕军
    史培军
    [J]. 自然灾害学报, 2010, 19 (04) : 17 - 22
  • [9] 基于遥感的植被长时序趋势特征研究进展及评价
    蔡博峰
    于嵘
    [J]. 遥感学报, 2009, 13 (06) : 1170 - 1186
  • [10] 人类活动对植被退化/恢复影响的空间格局——以陕西省为例
    周洪建
    王静爱
    岳耀杰
    李睿
    [J]. 生态学报, 2009, 29 (09) : 4847 - 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