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植被恢复状况遥感监测

被引:39
|
作者
范建忠
李登科
董金芳
机构
[1] 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
关键词
遥感; 生态系统; 建设工程; 植被覆盖度; 陕西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1404 ;
摘要
该文应用像元分解模型,利用250m分辨率MODISNDVI定量估算了2000~2010年陕西省的植被覆盖度,分析了该省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防沙治沙工程区、退耕还林工程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陕西省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2010年的植被覆盖度比2000年增加了8.3%~23.2%。2)2000~2010年各个生态建设工程区的植被覆盖度变化都呈现在波动中缓慢上升的趋势(P<0.01),线性倾向变化百分率以防沙治沙工程区最高(83.8%),其次是陕北退耕还林工程区(61.1%)。3)各个生态建设工程区植被覆盖度以增加为主,植被覆盖度线性倾向变化增加的面积占相应工程区面积的82.8%~98.2%。4)各个生态建设工程区高覆盖度植被所占的面积比例具有极显著的上升趋势(P<0.01),低覆盖度植被所占的面积比例具有极显著的下降趋势(P<0.01)。通过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工程区内植被覆盖状况显著改善,防沙治沙工程区和陕北退耕还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度增加尤为显著。该研究可为客观评价陕西省防沙治沙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基于植被遥感的西南喀斯特退耕还林工程效果评价——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
    李昊
    蔡运龙
    陈睿山
    陈琼
    严祥
    [J]. 生态学报, 2011, 31 (12) : 3255 - 3264
  • [2] 半干旱黄土区退耕还林十年植被恢复变化分析——以陕西吴起县为例
    许智超
    张岩
    刘宪春
    朱清科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01) : 91 - 96
  • [3] 基于ALOS和PPS的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以沽源县九连城镇为例
    高莉
    全锋
    申磊
    邓华锋
    彭道黎
    [J].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6) : 22 - 26+248
  • [4] 延安北部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成效的遥感监测
    孙智辉
    雷延鹏
    卓静
    曹雪梅
    刘志超
    李登科
    [J]. 生态学报, 2010, 30 (23) : 6555 - 6562
  • [5] 利用3S技术进行退耕还林工程信息提取的研究
    黄建文
    陈永富
    陈巧
    [J].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 (04) : 500 - 504
  • [6] 基于遥感技术的退耕还林监测研究——以甘肃省清水县为例
    赵子忠
    芦维忠
    [J]. 林业资源管理, 2010, (04) : 63 - 67
  • [7] 生态恢复背景下陕北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J]. 王朗,傅伯杰,吕一河,曾源.应用生态学报. 2010(08)
  • [8]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周文渊
    郭建英
    孙保平
    李锦荣
    赵岩
    张广分
    王红雷
    [J]. 中国水土保持, 2010, (07) : 45 - 48+68
  • [9] 草地覆盖度测算方法研究进展
    温庆可
    张增祥
    刘斌
    乔竹萍
    [J]. 草业科学, 2009, 26 (12) : 30 - 36
  • [10] 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分析——以毛乌素沙漠南部为例
    成军锋
    贾宝全
    赵秀海
    康秀亮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9, (12) : 172 -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