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DIS/NDVI的陕北地区植被动态监测与评价

被引:139
|
作者
宋富强 [1 ,2 ,3 ]
邢开雄 [1 ,2 ,3 ]
刘阳 [1 ,2 ,3 ]
刘志超 [4 ]
康慕谊 [1 ,2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
[3]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4] 不详
关键词
MODIS/NDVI; 陕北地区; 退耕还林; 植被; 趋势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陕北地区从1999年退耕还林试点工程实施以来,区域植被发生很大变化,退耕前后植被动态变化监测成为退耕还林工程评价任务之一,而当前植被恢复监测评价的难点在于如何确定哪些是由于退耕而引起的植被变化。针对此问题,选取适合陕北地区植被变化监测的MOD IS/NDVI数据,利用均值变化及趋势分析方法,从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和不同坡度植被指数动态变化两方面分析退耕还林对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结论如下:(1)陕北地区平均NDVI从2000—2008年呈现较明显的增长趋势,坡耕地和草地NDVI增长速度相对较快;(2)趋势分析结果显示,陕北绝大部分地区植被恢复良好,植被指数呈明显改善的面积占整个地区面积的64.96%,中度改善占18.58%,其中又以坡耕地、草地植被明显改善面积分别占陕北地区明显改善面积的45.43%和17.10%,坡耕地对陕北地区植被明显改善面积贡献最大;(3)7-15°、15-25°及25-35°坡度植被明显改善面积分别占总改善面积的39.91%、25.81%、2.28%,其中7-25°坡度植被明显改善面积占总面积的65.72%;(4)基于陕北地区近年气候呈暖干化发展趋势,同期降雨并未呈现显著变化,说明非气候因子中退耕还林等人为因素是引起NDVI增长的主要因素,退耕还林对于陕北地区植被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54 / 3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基于SPOT-VGT的宁夏盐池县近8年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杜灵通
    李国旗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05) : 46 - 51
  • [2] 近30年来青海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的时空特征
    刘纪远
    徐新良
    邵全琴
    [J]. 地理学报, 2008, (04) : 364 - 376
  • [3] 基于SPOT4数据的黄土高原植被动态变化研究
    夏露
    刘咏梅
    柯长青
    [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01) : 67 - 71+126
  • [4]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植被指数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李登科
    郭铌
    何慧娟
    [J]. 生态学报, 2007, (11) : 4620 - 4629
  • [5]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恢复工程效果的评价
    卓莉
    曹鑫
    陈晋
    陈仲新
    史培军
    [J]. 地理学报, 2007, (05) : 471 - 480
  • [6] 基于SPOT VEGETATION数据的中国西北植被覆盖变化分析
    宋怡
    马明国
    [J]. 中国沙漠, 2007, (01) : 89 - 93+173
  • [7] RS和GIS支持下的我国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LUCC研究——以宁夏盐池县为例
    张学俭
    冯仲科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1) : 32 - 38
  • [8] 中国黄土高原气候暖干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姚玉璧
    王毅荣
    李耀辉
    张秀云
    [J]. 资源科学, 2005, (05) : 146 - 152
  • [9] DEM提取黄土高原地面坡度的不确定性
    汤国安
    赵牡丹
    李天文
    刘咏梅
    谢元礼
    [J]. 地理学报, 2003, (06) : 824 - 830
  • [10] 陕北黄土高原坡耕地生态退耕经济效益评价与分析
    朱红春
    张友顺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3, (02) : 41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