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与热岛耦合对上海强对流天气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18
|
作者
张赟程 [1 ,2 ,3 ]
王晓峰 [2 ,3 ]
张蕾 [3 ]
束炯 [1 ]
机构
[1] 不详
[2]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上海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5] 中国气象局台风数值预报重点实验室
[6] 不详
关键词
城市效应; 强对流; 海陆风; 下垫面条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6.7 [数值预报方法];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使用新一代区域中尺度数值天气模式WRF并耦合多层次城市冠层模式(BEP+BEM),采用NCEP GFS 0.25°×0.25°全球模式3 h预报为初始场和边界条件,对2013年9月13日发生在上海地区的午后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耦合了城市冠层模块的试验(Ctrl)和替换城市为农田的试验(Crop),探究城市效应对本次降水过程造成影响的机理。通过分析发现:(1)此次降水主要受天气系统支配,但城市的存在对局地的降水过程有重要的调节作用;(2)城市热岛使得城市地区温度升高,气压降低,有力地增强了海风以及城市地区的上升气流,最终影响局地的降水分布和降水强度;(3)城市热岛效应能够使降水较早的发生,并且降水落区更为集中。
引用
收藏
页码:705 / 71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一次阵风锋触发强对流过程雷达资料特征分析
    胡文东
    杨侃
    黄小玉
    纪晓玲
    穆建华
    王敏
    杨建玲
    郑晓辉
    [J]. 高原气象, 2015, 34 (05) : 1452 - 1464
  • [2] 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对一次后向传播雷暴过程的分析
    孙敏
    戴建华
    袁招洪
    陶岚
    [J]. 气象学报, 2015, 73 (02) : 247 - 262
  • [3] 上海“0731”局地强对流观测分析
    王晓峰
    许晓林
    张蕾
    王平
    徐同
    [J]. 高原气象, 2014, 33 (06) : 1627 - 1639
  • [4] 南京地区城市下垫面特征对雷暴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徐蓉
    苗峻峰
    谈哲敏
    [J]. 大气科学, 2013, (06) : 1235 - 1246
  • [5] 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寿亦萱
    张大林
    [J]. 气象学报, 2012, 70 (03) : 338 - 353
  • [6] 城区下垫面特征对成都地区一次暴雨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谢娜
    王咏青
    施娟
    倪萍
    [J]. 高原气象 , 2011, (06) : 1472 - 1480
  • [7] 上海地区城市化速度与降水空间分布变化的关系研究
    梁萍
    丁一汇
    何金海
    汤绪
    [J]. 热带气象学报, 2011, 27 (04) : 475 - 483
  • [8] 一次海风锋触发的强对流天气分析
    尹东屏
    吴海英
    张备
    曾明剑
    王啸华
    喜度
    [J]. 高原气象, 2010, 29 (05) : 1261 - 1269
  • [9] 上海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局地气温变化特征
    侯依玲
    陈葆德
    陈伯民
    郑庆锋
    [J]. 高原气象, 2008, 27(S1) (S1) : 131 - 137
  • [10] 近10年上海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统计分析[J]. 杨露华,尹红萍,王慧,陶岚.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