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数字法学范式

被引:28
作者
杨东
高一乘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数字法学; 第五范式; 自主知识体系; 数据要素; 守正创新;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23.02.009
中图分类号
D920.4 [学习、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数字技术生产力发展推动数字经济的蝶形演化,进而交织推动着人类社会上层建筑的螺旋式发展,也为突破工业时代的藩篱、将人类从旧分工劳动中解放提供了新的机遇。受到认识能力和科技发展的限制,在制度建构及选择上往往带有时代的痕迹。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下的数字法学概念的提出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数字文明的深层融合,更是数字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数字法学范式具有“一核三性”的重要特征。“一核”是指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法学范式——“第五范式”,以应对数字文明、数字社会、数字经济的机遇与挑战;“三性”指结构性、统合性和规范性,试图为回答时代之问提供中国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2]   数字法学教育的迭代变革 [J].
马长山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22, 36 (06) :35-46
[3]   元宇宙数字资产的刑法保护 [J].
杨东 ;
乐乐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22, 30 (06) :23-40
[4]   论“元宇宙”主体组织模式的重构 [J].
杨东 ;
高一乘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9 (05) :75-87
[5]   数字法理的基础概念与命题 [J].
张吉豫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2, 28 (05) :47-72
[6]   习近平法治思想原创性贡献论纲 [J].
黄文艺 .
交大法学, 2022, (04) :5-20
[7]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论纲 [J].
杨东 ;
徐信予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22, 36 (03) :7-10
[8]   资本无序扩张的深层逻辑与规制路径 [J].
杨东 ;
徐信予 .
教学与研究, 2022, (05) :63-78
[10]   数字法学的理论表达 [J].
马长山 .
中国法学, 2022, (03) :11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