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工智能创作物的邻接权保护——理论证成与制度安排

被引:84
作者
许明月 [1 ]
谭玲 [2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2]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
人工智能创作物; 邻接权; 非创作性投入; 利益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对人工智能创作物如何保护,当前立法并未明确,理论界也是众说纷纭。对人工智能创作物直接按照人类作品的保护方式进行保护,必然会导致以激励人类知识创新为核心的著作权制度在理论上难以自洽。人工智能创作物因投资人的"非创作性投入"而产生,投资人的利益应当成为相关法律制度的保护重心。将人工智能创作物纳入邻接权制度保护范围进行保护,不仅可以从理论上明晰人类作品与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界限,也可解决人工智能创作物法律保护的现实困境,不失为人工智能创作物法律保护的可行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21]  
版权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郑成思, 2009
[22]   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 [J].
王迁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48-155
[23]   人工智能创作物是作品吗? [J].
易继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37-147
[24]   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 [J].
韩少功 .
读书, 2017, (06) :3-15
[26]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认定 [J].
熊琦 .
知识产权, 2017, (03) :3-8
[27]   人工智能创作物获得版权保护的合理性 [J].
曹源 .
科技与法律, 2016, (03) :488-508
[28]   媒体融合背景下报刊出版者权利保护——以德国报刊出版者邻接权立法为考察对象 [J].
李陶 .
法学, 2016, (04) :99-110
[29]   专利权保护网之漏洞及其弥补手段研究 [J].
董涛 .
现代法学, 2016, 38 (02) :43-60
[30]   国外机器人新闻写手的发展与思考 [J].
徐曼 .
中国报业, 2015, (23)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