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城乡关系:历史脉络、阶段特征和未来展望
被引:50
|作者:
吴丰华
[1
,2
]
韩文龙
[3
]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3]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城乡关系;
改革开放四十年;
阶段划分;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8.04.005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关系发展可分为四大阶段:城乡关系趋好阶段(1978—1984年)、城乡再度分离阶段(1984—2003年)、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3—2012年)和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在市场化改革下,市场和政府的力量共同作用,制度破冰和创新改革同步推进,城乡居民共同努力,中国城乡关系呈现出独特的发展轨迹,经历了深刻变迁并得到了极大改善。本文提出了"改革参与缺失理论"以解释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的城乡分离和城乡差距扩大,并将城乡发展理论总结为"城乡发展目标理论—城乡发展路径理论—城乡发展对策理论"组成的理论体系。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难点是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偏低和县域经济不发达,未来,必须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城乡发展思想,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破解五重城乡二元结构,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发展城乡和促进城市发展并重的方针,着力振兴县域经济。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8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