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共情预测能力及其策略的现状调查与启示

被引:13
作者
陈宁 [1 ]
卢家楣 [1 ,2 ]
汪海彬 [3 ]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
[2]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3] 黄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师; 共情预测能力; 共情预测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51 [教师];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通过编制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教师共情预测情境调查问卷》和《教师共情预测策略调查问卷》,分别调查教师共情预测能力及其策略,结果表明:教师未能准确预测学生情绪,共情预测能力现状堪忧;教师共情预测策略水平总体正向积极但亟待提高。潜在类别分析结果表明,在共情预测策略上,可将教师分为"策略滞后型"、"策略良好型"和"策略优化型"三种类型;教师共情预测能力水平、策略水平和策略类型分布,不受性别、学科和教龄等变量影响。教师须高度重视预测学生情绪的重要性,自觉增强共情预测意识。遵循全面性和针对性的原则积极开展教师共情预测能力与策略方面的培训。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9+103 +10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人际共情鸿沟可以跨越:以教师预测学生情绪为例.[J].陈宁;卢家楣;汪海彬;.心理学报.2013, 12
[2]   基于对偶情境的教师情绪预测研究 [J].
陈宁 .
上海教育科研, 2012, (09) :49-51+14
[3]   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的类型及对学习的影响 [J].
高丙成 ;
刘儒德 ;
王丹 ;
和美君 ;
袁稹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7 (01) :76-82
[4]   教育科研应关注鲜活的生命 [J].
朱永新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09, (Z5) :93-94
[5]   情感性支架:学生情感和学科内容交叉点上教师知识的研究 [J].
杰里罗西克 ;
朱晓斌 ;
王静丽 .
开放教育研究, 2009, 15 (05) :62-70
[6]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的教师知识结构优化途径探讨 [J].
张喜萍 ;
韩清林 ;
杨红 .
教育研究, 2008, (08) :85-88+100
[7]  
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与技术.[M].邱皓政;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