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EI的1961—2015年淮北地区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6
|
作者
杨绚 [1 ]
安迪 [2 ]
吕翔 [2 ]
徐思远 [2 ]
机构
[1] 国家气象中心
[2] 徐州市气象局
关键词
干旱; SPEI; 发生频率; 时空分布; 淮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利用淮北地区108个气象站逐月气温、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等方法,从不同时间尺度(年、季)和干旱程度(轻旱、中旱、重旱和特旱)分析了淮北地区1961—2015年干旱频率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淮北地区1961—2015年总体呈干旱略加强趋势,其中1998—2001年干旱发生最频繁,干旱强度、极端干旱及中等干旱的频次均呈增加趋势。2011年淮北地区干旱程度发生了突变性增强;20世纪90年代起淮北地区夏季经历了先湿后干的转变,2013年是夏季转向干旱化的突变点。秋冬两季是淮北地区发生干旱频率较高的季节。秋季干旱分布广、旱情最为严重,淮北地区北部是秋季干旱的高发区;冬季发生中旱以上干旱的地区分布较广,主要位于淮北地区内的安徽片西部和江苏片中部。春夏季发生高频率干旱的区域相对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淮河流域气象干旱风险的区域特征分析
    杨娜
    段凯
    刘梅
    刘俊杰
    梅亚东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 31 (11) : 188 - 193
  • [2] 基于SPEI的中国东北地区1961—2014年干旱时空演变
    梁丰
    刘丹丹
    王婉昭
    张富荣
    王晓霞
    [J]. 中国沙漠, 2017, 37 (01) : 148 - 157
  • [3]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辽宁省近54年干旱时空规律分析
    高西宁
    徐庆喆
    丛俊霞
    徐亚琪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 (11) : 1851 - 1857
  • [4] 安徽淮北平原冬小麦不同发育期干旱等级的形态特征指标
    李德
    祁宦
    马晓群
    孙义
    孙有丰
    [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 (18) : 198 - 208
  • [5] 基于SPEI的西南地区近53a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王东
    张勃
    安美玲
    张调风
    季定民
    任培贵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6) : 1003 - 1016
  • [6]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在中国干旱监测的适用性分析
    王林
    陈文
    [J]. 高原气象 , 2014, (02) : 423 - 431
  • [7] 干旱指数在淮河流域的适用性对比
    谢五三
    王胜
    唐为安
    吴蓉
    戴娟
    [J]. 应用气象学报, 2014, (02) : 176 - 184
  • [8] 干旱指标研究进展
    李柏贞
    周广胜
    [J]. 生态学报, 2014, 34 (05) : 1043 - 1052
  • [9]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在中国区域的应用
    庄少伟
    左洪超
    任鹏程
    熊光洁
    李邦东
    董文成
    王利盈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3, 18 (05) : 617 - 625
  • [10] PDSI、SPEI及CI指数在2010/2011年冬、春季江淮流域干旱过程的应用分析
    段莹
    王文
    蔡晓军
    [J]. 高原气象, 2013, 32 (04) : 1126 - 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