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SI、SPEI及CI指数在2010/2011年冬、春季江淮流域干旱过程的应用分析

被引:51
|
作者
段莹
王文
蔡晓军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江淮流域; 冬、春季连旱; 干旱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51—2011年江淮流域70个测站的观测资料,计算了PDSI、SPEI及CI指数,又通过这三种干旱指数与降水异常和气象服务信息,综合分析了2010年10月至次年夏初江淮流域的旱涝情况及各指数的优缺点。结果表明,三种干旱指数都能够描述出江淮流域此次秋、冬及春季连旱过程,但对冬季干旱表现的都不够理想:PDSI指数对干旱的范围、发展及持续性的描述较好但敏感度不够,冬季中前期旱情未能反映;月尺度SPEI指数较为灵敏但过于依赖降水量的变化,干旱的持续性不够,冬季旱区有所偏差;季尺度SPEI指数表现出干旱开始时间有所滞后且偏旱;CI指数能够及时监测到干旱的发生、发展,但干旱发展过快、旱情偏重(尤其在冬季),在某些条件下干旱解除时间有所滞后。
引用
收藏
页码:1126 / 113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 [1] 近百年西南地区干旱的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
    王林
    陈文
    [J]. 气象科技进展, 2012, (04) : 21 - 26
  • [2]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中国干旱趋势研究
    李伟光
    易雪
    侯美亭
    陈汇林
    陈珍莉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 (05) : 643 - 649
  • [3] 2011年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段海霞
    王素萍
    冯建英
    [J]. 干旱气象, 2012, 30 (01) : 136 - 147
  • [4] 2009—2010年贵州秋、冬、春季干旱气象要素与环流特征分析
    池再香
    杜正静
    陈忠明
    于俊伟
    帅士章
    龙先菊
    付琼
    [J]. 高原气象, 2012, (01) : 176 - 184
  • [6] Palmer干旱指数在淮河流域的修正及应用
    王文
    徐红
    [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 (01) : 60 - 67
  • [7] 三种干旱指数在山西省干旱分析中的比较
    杨世刚
    杨德保
    赵桂香
    付亚平
    武捷
    [J]. 高原气象, 2011, 30 (05) : 1406 - 1414
  • [8] 2011年夏季(6—8月)山东天气评述
    栾怀德
    迟竹萍
    李华
    [J]. 山东气象, 2011, 31 (03) : 57 - 59
  • [9] 2011年春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曹云
    宋迎波
    郑昌玲
    王文峰
    李祎君
    [J].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 (03) : 479 - 480
  • [10] 长江中下游旱涝形势演变及气象应急服务
    郑国光
    [J]. 中国应急管理, 2011, (06) : 17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