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逻辑与路径

被引:108
作者
黄彬
姚宇华
机构
[1] 东莞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 协同育人; 产学合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产业学院是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组织创新。只有将产业学院提升到地方高校探索新工科具体型态的层面,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推进产业学院建设。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本质上是以服务支撑产业需求为导向、多主体共建共治、集人才培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育人平台。作为一种新型办学组织,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依循着外部政策驱动、产业需求牵引、产学融合创新的逻辑理路,其实践途径在于构建多主体协同治理结构、以课程为链接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有序有效嵌入多方资源优化人才培养过程、聚焦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改革学习评价等。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论本科教育从“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整体性变革——以知识范式转换为视角 [J].
吴立保 .
中国高教研究, 2019, (06) :65-71
[2]   基于过程要素模型的新工科专业建设质量分析与评价 [J].
刘卫东 ;
熊杨 ;
张丹平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 (01) :34-40
[3]   遵循工程逻辑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J].
杨毅刚 ;
唐浩 ;
宋庆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 (01) :44-51
[5]   高校产业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与提升路径 [J].
宣葵葵 ;
王洪才 .
江苏高教, 2018, (09) :21-25
[6]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产业化学院建设:培养目标、功能定位与路径探索 [J].
黄彬 ;
姚宇华 .
现代教育论丛, 2018, (04) :67-71
[7]   论产业学院组织制度创新的逻辑:三链融合的视角 [J].
胡文龙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 (03) :13-17
[8]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研究 [J].
朱为鸿 ;
彭云飞 .
高校教育管理, 2018, 12 (02) :30-37
[9]   培养产权:校企共同体产业学院建设的关键 [J].
蔡瑞林 ;
徐伟 .
现代教育管理 , 2018, (02) :89-93
[10]   高校产业学院改革试点的探索 [J].
陈国龙 ;
林清泉 ;
孙柏璋 .
中国高校科技, 2017, (12)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