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体制改革的逻辑与方法

被引:121
作者
秦前红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监察体制改革; 监察委员会; 监督权配置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1 [行政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国家监督权的分散配置是当前监察体制诸多弊病之根源,监察体制改革所欲达致的目标即为实现机构与职能的整合,以期优化监督权的配置模式。基于监察体制改革的属性、背景与内涵,改革须遵循先"变法"后"变革"的逻辑,且应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遵循,还须遵照机构与职能整合的思路,以及监察权独立行使的理念。以此为指引的改革,需适时启动相关法律的"立改废"工作,处理好监察委员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合理安排监察委员会的组织结构与职权,并建立监察权行使的监督与制约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将监察体制改革全程纳入法治轨道之方略 [J].
童之伟 .
法学, 2016, (12) :3-13
[3]   论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协调衔接 [J].
秦前红 ;
苏绍龙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6, (10) :50-66+95
[5]   当代中国处理立法与改革关系的策略 [J].
刘松山 .
法学, 2014, (01) :74-92
[6]   论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与监察权运行的关系 [J].
白平则 .
理论界, 2012, (06) :91-94
[7]   “以法律监督为本质”还是“以控权为本质”?——兼论中国检察机关的职权配置 [J].
蒋德海 .
河南社会科学, 2011, 19 (02) :10-15
[8]   取证主体合法性若干问题 [J].
龙宗智 .
法学研究, 2007, (03) :133-143
[9]   中国检察制度的几个问题 [J].
朱孝清 .
中国法学, 2007, (02) :108-131
[10]   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建议 [J].
魏志荣 ;
李先涛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4)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