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稳健型刑法立法观

被引:44
作者
黄云波 [1 ,2 ]
黄太云 [1 ,2 ]
机构
[1] 天津大学法学院
[2] 天津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
关键词
犯罪圈; 谦抑主义; 法益保护; 人权保障;
D O I
10.19430/j.cnki.3891.2019.03.004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刑法立法观决定了我国刑法立法今后的发展方向。保守型刑法立法观对宏观的社会背景关注不够,对我国刑法自身之缺陷有所忽视,因而是保守的;激进型刑法立法观忽视了我国的法治基础依然薄弱,人权保障意识仍待加强,刑法结构尚未改变,刑法立法科学性仍需提升等现实问题,因而是激进的。就当前情况来看,在较长一段时期之内,我国仍应当采取稳健型刑法立法观,即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为主要目标,兼顾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小幅"扩大"犯罪圈,以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稳健型刑法立法观要求对刑法的"二次规范"性质予以重点强调,坚持统一刑法典的立法模式,并落实犯罪分层制度,优化犯罪附随后果,以确保刑法对社会生活介入的适度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62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刑法立法的发展及其完善 [J].
赵秉志 .
法学评论, 2019, 37 (02) :17-27
[2]   论积极主义刑法观 [J].
付立庆 .
政法论坛, 2019, 37 (01) :99-111
[3]   法定犯与行政犯的源流、体系地位与行刑界分 [J].
陈金林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8, (05) :25-42
[4]   醉驾行为制裁模式的论争及发展方向 [J].
王志祥 .
甘肃社会科学, 2018, (04) :173-180
[5]   中国刑法的现代化与理论建构——对四十年的历史回顾与反思 [J].
时延安 ;
王熠珏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8, (03) :100-117
[6]   预防性刑法观及其教义学思考 [J].
高铭暄 ;
孙道萃 .
中国法学, 2018, (01) :166-189
[7]   网络规制与犯罪治理 [J].
时延安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 (06) :14-23
[8]   我国刑法立法模式反思 [J].
童德华 .
法商研究, 2017, 34 (06) :27-30
[9]   刑法修正:维度、策略、评价与反思 [J].
梁根林 .
法学研究, 2017, 39 (01) :42-65
[10]   挑战与应对:犯罪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及其研究 [J].
张文龙 .
求是学刊, 2017, 44 (01) :9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