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联结与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

被引:38
作者
陈汉文 [1 ,2 ]
廖方楠 [1 ]
韩洪灵 [3 ]
机构
[1]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3]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独立董事联结; 内部控制; 盈余管理; 治理效应;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9.05.011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为明确独立董事联结和内部控制在治理盈余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本文采用匹配+双重差分(DID)的方法,并结合应计和真实两类盈余管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应计盈余管理方面,独立董事联结和内部控制均能显著地发挥治理效应,且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在真实盈余管理方面,内部控制能显著地发挥治理效应,而独立董事联结则不能对真实盈余管理产生影响,且在此场景中它们之间也不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进一步考虑二者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发挥作用的具体方式以及企业整体战略后发现,与独立董事联结相比,内部控制的治理效应总体上更全面且更稳定。本文不仅补充与拓展了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对比了独立董事联结和内部控制的治理效力,还有助于增进监管部门和实务界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及其治理机制的透视,从而可以改进监管方向与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91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现金股利政策、内部控制与市场反应 [J].
屈依娜 ;
陈汉文 .
金融研究, 2018, (05) :191-206
[2]   产品市场竞争、产权性质与内部控制质量 [J].
张传财 ;
陈汉文 .
会计研究, 2017, (05) :75-82+97
[3]   公司战略影响股价崩盘风险吗? [J].
孙健 ;
王百强 ;
曹丰 .
经济管理, 2016, 38 (12) :47-61
[4]   公司战略影响盈余管理吗? [J].
孙健 ;
王百强 ;
曹丰 ;
刘向强 .
管理世界, 2016, (03) :160-169
[5]   独立董事连锁与公司盈余质量的传染效应 [J].
李青原 ;
张肖星 ;
王红建 .
财务研究, 2015, (04) :24-36
[6]   真实盈余管理与权益资本成本——基于公司成长性差异的分析 [J].
罗琦 ;
王悦歌 .
金融研究, 2015, (05) :178-191
[7]   谁决定了内部控制质量:董事长还是审计委员会? [J].
陈汉文 ;
王韦程 .
经济管理, 2014, 36 (10) :97-107
[8]   独立董事的明星效应:基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考察 [J].
罗进辉 .
南开管理评论, 2014, 17 (03) :62-73
[9]   明星独董也是“花瓶”吗——基于双重代理成本的视角 [J].
罗进辉 ;
黄震 ;
李莉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 36 (01) :76-90
[10]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权益资本成本 [J].
王亮亮 .
管理科学, 2013, (05) :8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