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联结与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

被引:38
作者
陈汉文 [1 ,2 ]
廖方楠 [1 ]
韩洪灵 [3 ]
机构
[1]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3]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独立董事联结; 内部控制; 盈余管理; 治理效应;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9.05.011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为明确独立董事联结和内部控制在治理盈余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本文采用匹配+双重差分(DID)的方法,并结合应计和真实两类盈余管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应计盈余管理方面,独立董事联结和内部控制均能显著地发挥治理效应,且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在真实盈余管理方面,内部控制能显著地发挥治理效应,而独立董事联结则不能对真实盈余管理产生影响,且在此场景中它们之间也不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进一步考虑二者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发挥作用的具体方式以及企业整体战略后发现,与独立董事联结相比,内部控制的治理效应总体上更全面且更稳定。本文不仅补充与拓展了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对比了独立董事联结和内部控制的治理效力,还有助于增进监管部门和实务界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及其治理机制的透视,从而可以改进监管方向与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91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21]   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 [J].
范经华 ;
张雅曼 ;
刘启亮 .
会计研究, 2013, (04) :81-88+96
[22]   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 [J].
方红星 ;
金玉娜 .
会计研究, 2011, (08) :53-60+96
[23]   内部控制、应计质量与盈余反应——基于中国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董望 ;
陈汉文 .
审计研究, 2011, (04) :68-78
[24]   内部控制鉴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沪市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张龙平 ;
王军只 ;
张军 .
审计研究, 2010, (02) :83-90
[25]   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基于2007年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张国清 .
经济管理, 2008, (Z3) :112-119
[26]   解读中国人的关系认同 [J].
汪和建 .
探索与争鸣, 2007, (12) :32-36
[27]   独立董事监督了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视角 [J].
王兵 .
金融研究, 2007, (01) :109-121
[28]   Accrual-bas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around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 [J].
Cohen, Daniel A. ;
Zarowin, Paul .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2010, 50 (01) :2-19
[29]   R&D Capitalization and Reputation-Driven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J].
Seybert, Nicholas .
ACCOUNTING REVIEW, 2010, 85 (02) :671-693
[30]  
R&D Expenditure and Earnings Targets[J] . Beatriz Garcia Osma,Steven Young.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 . 20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