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对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分化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1
|
作者
宋琳琳 [1 ]
孙娜 [1 ]
王震生 [1 ]
魏新运 [2 ]
机构
[1] 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2] 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关键词
地佐辛; 成骨细胞MC3T3-E1; 增殖; 分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D O I
10.14009/j.issn.1672-2124.2022.08.010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分化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使用质量浓度为0、5、10、20、40和80μg/mL的地佐辛处理MC3T3-E1细胞48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地佐辛低浓度组(10μg/mL)、地佐辛中浓度组(20μg/mL)、地佐辛高浓度组(40μg/mL)和地佐辛高浓度+氯化锂(LiCl)组(40μg/mL+20μmol/L),采用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碱性磷酸酶(AL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钙化结节;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成骨分化相关蛋白[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桥蛋白(OPN)和骨钙素(OCN)]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Wnt3a、β-catenin)表达水平。结果:MC3T3-E1细胞对地佐辛的IC50约为20μg/mL;与对照组比较,地佐辛低、中及高浓度组细胞存活率、ALP活性和钙化结节数目,RUNX2、OPN、OCN、Wnt3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地佐辛高浓度组比较,地佐辛高浓度+LiCl组细胞存活率、ALP活性和钙化结节数目,RUNX2、OPN、OCN、Wnt3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抑制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分化。
引用
收藏
页码:939 / 9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老年腰椎骨折术后的镇痛效果
    张伟
    贾萌
    杨浩
    姜雯
    [J]. 重庆医学, 2021, 50 (17) : 2938 - 2941+2946
  • [2] 芝麻素通过Wnt/β-catenin通路调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分化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研究
    马忠平
    杨云
    张志峰
    叶楠
    杨毅峰
    [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1, 27 (01) : 50 - 54+59
  • [3] 淫羊藿苷通过提高自噬促进成骨细胞分化防治骨质疏松
    姜涛
    凌翠敏
    陈庆真
    杨冰璇
    林燕平
    邵敏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 (17) : 2643 - 2649
  • [4] 地佐辛预处理对老年下肢远端骨折患者术后痛觉过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孙光梅
    刘姚珍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 40 (16) : 3448 - 3451
  • [5] 右美托咪定和地佐辛辅助超声引导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胫腓骨骨折手术的疗效
    刘燃
    刘海旺
    李玲
    李艳
    宋莺春
    董家玮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 40 (15) : 3234 - 3237
  • [6] 微小RNA-335-5p调控BMP-2对人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J]. 黄振明,蔡卓,钱静,汪建雄,胡宁.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0(06)
  • [7] MiR-367通过Wnt/β-catenin通路抑制成骨细胞增殖的研究
    马建国
    高志明
    靳雷
    [J]. 实用骨科杂志, 2020, 26 (01) : 34 - 39
  • [8] 地佐辛在老年压缩性腰椎骨折全麻手术中的预防性镇痛效果及对康复的影响
    杨彦军
    关文川
    高金勇
    焦岩
    李璟
    [J]. 武警医学, 2020, 31 (01) : 47 - 50
  • [9] 白芍总苷对小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J]. 赵向绒,王海芳,刘杨,霍雪萍,梁导艳,孙晶莹,胡军,武敏.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10)
  • [10] 格列齐特对成骨细胞MC3T3-E1分化及Wn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平静
    何欢
    姜晨辉
    廖海荣
    [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9, 35 (16) : 1759 - 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