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2014年华北地区极端气候事件与农业气象灾害时空格局研究

被引:43
|
作者
柏会子 [1 ]
肖登攀 [1 ]
刘剑锋 [1 ]
王华玲 [2 ]
张贺 [3 ]
栗志强 [1 ]
机构
[1] 不详
[2]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地理信息开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不详
[4] 十堰市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5]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6] 不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极端气候; 农业灾害; 时空分布; 华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是诱发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该文采用华北地区82个国家级气象站的逐日气象数据和35个农业气象站的冬小麦气象灾害记录,基于表征不同极端气候事件的相关指数分析了1965-2014年华北地区极端气候事件和1981-2009年农业气象灾害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表征研究区极端高温事件的指数均呈上升趋势,而表征极端低温事件的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极端降水指数在过去50年间均无显著变化,但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冬小麦低温灾害事件显著减少,干旱灾害事件显著增加,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次与极端气候指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低温灾害发生频次与霜日日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连阴雨灾害发生频次与持续湿润指数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农业气象灾害事件的时空分布与其相关的极端气候事件时空分布基本一致:山东省和河南省的持续干燥指数显著增加,该地区冬小麦干旱灾害发生频次也显著增加;河南省部分地区持续湿润指数有增加趋势,而冬小麦连阴雨灾害也主要集中在该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极端高温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石晓丽
    史文娇
    [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6, 32 (02) : 259 - 269
  • [2] 近30年黄淮海平原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潜在影响模拟
    徐建文
    居辉
    梅旭荣
    刘勤
    杨建莹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6) : 150 - 158
  • [3] 近50年华北地区冬小麦低温灾害的时空演变特征
    钱永兰
    王建林
    郑昌玲
    杨霏云
    宋艳玲
    宋迎波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 (12) : 3245 - 3253
  • [4] 高温胁迫对华北地区冬小麦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谭凯炎
    杨晓光
    任三学
    房世波
    [J]. 生态学报, 2015, 35 (19) : 6355 - 6361
  • [5] 河北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刘芳圆
    肖嗣荣
    刘寒
    穆仲义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 30 (04) : 122 - 126
  • [6] 过去50年内蒙古极端气候事件时空格局特征
    闫慧敏
    陈伟娜
    杨方兴
    刘纪远
    胡云锋
    冀咏赞
    [J]. 地理研究, 2014, 33 (01) : 13 - 22
  • [7] 黄淮海地区干旱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徐建文
    居辉
    刘勤
    杨建莹
    [J]. 生态学报, 2014, 34 (02) : 460 - 470
  • [8] 1990年以来中国小麦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
    张朝
    王品
    陈一
    张帅
    陶福禄
    刘晓菲
    [J]. 地理学报, 2013, 68 (11) : 1453 - 1460
  • [9] 1951-2010年华北平原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分析及粮食减产风险评估
    胡亚南
    李阔
    许吟隆
    [J]. 中国农业气象, 2013, 34 (02) : 197 - 203
  • [10] 中国小麦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初步研究
    赵俊晔
    张峭
    赵思健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 (04) : 705 -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