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2010年华北平原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分析及粮食减产风险评估

被引:36
|
作者
胡亚南 [1 ,2 ]
李阔 [1 ]
许吟隆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 山西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农业气象灾害; 受灾比; 灾害强度; 模糊综合评判; 粮食灾损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华北平原1951-2010年长时间序列的粮食产量和农业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等统计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M-K突变检测和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研究华北平原近60a来农业生产受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和风雹等4种气象灾害影响的范围和强度的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时段4种灾害对华北平原各省份农业生产的影响和粮食减产风险。结果表明,除干旱外,洪涝、低温冷害和风雹3种农业气象灾害受灾比变化均存在突变年,分别为1970、1988和1974年;干旱受灾比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其灾害强度呈极显著增加趋势(P<0.01);洪涝受灾比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其灾害强度显著下降(P<0.05);风雹受灾比和灾害强度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P<0.01);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总体上过去60a干旱是华北平原各省(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低温冷害的影响程度最小,但不同时段内4种气象灾害对各省(市)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60a间华北平原粮食因灾损失量不断增加,因旱灾减产风险度最高;随时间推移旱灾减产高风险区不断向华北平原北部转移,风雹灾减产风险逐渐加大且北部风险增加速度大于南部,但洪涝和低温冷害减产的风险度一直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农作物低温冷害监测评估及预报方法评述
    程勇翔
    王秀珍
    郭建平
    赵艳霞
    黄敬峰
    [J]. 中国农业气象, 2012, 33 (02) : 297 - 303
  • [2]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旱涝灾害的影响
    吕军
    孙嗣旸
    陈丁江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09) : 1713 - 1719
  • [3] 近47年来河南省冬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变化分析
    成林
    张志红
    常军
    [J].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 (03) : 456 - 460+465
  • [4] 河南省干旱灾害的变化特征和成因分析
    朱业玉
    潘攀
    匡晓燕
    杨娜娜
    刘雅星
    [J].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 (02) : 311 - 316
  • [5] 我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及其粮食风险评估
    江丽
    安萍莉
    [J]. 灾害学, 2011, 26 (01) : 48 - 53+59
  • [6] 华北平原气候变暖对气象灾害发生趋势的影响
    谭方颖
    王建林
    宋迎波
    [J]. 自然灾害学报, 2010, 19 (05) : 125 - 131
  • [7] 中国1951-2007年农业干旱的特征分析
    赵海燕
    张强
    高歌
    陆尔
    [J]. 自然灾害学报, 2010, 19 (04) : 201 - 206
  • [8] 3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卢丽萍
    程丛兰
    刘伟东
    覃志豪
    [J].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4) : 1573 - 1578
  • [9] 福建农业气象灾害的产量灾损风险评估
    张星
    张春桂
    吴菊薪
    陈惠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9, 18 (01) : 90 - 94
  • [10] 1961—2005年河北省降水气候特征及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高霞
    李强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04) : 49 -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