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近50年华北地区冬小麦低温灾害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15
|作者:

钱永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王建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郑昌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杨霏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国家气象中心

宋艳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宋迎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机构:
[1] 国家气象中心
[2]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3] 国家气候中心
来源:
关键词:
冬小麦;
冻害;
霜冻;
华北;
气候变化;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4.0286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S426 [寒潮];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低温灾害是华北地区冬小麦的主要灾害之一,全生育期内均可发生。本文基于气象站逐日最低气温和华北各地冬小麦不同发育阶段低温灾害的界限温度,对华北地区近50a冬小麦低温灾害进行定量反演,分析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华北地区冬小麦生长季内低温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均呈现随年代递减的总体趋势,全生育期的低温灾害天数由20世纪60年代的平均50 d以上降至21世纪前10年的不足40 d,低温灾害指数则由0.6以上普遍降至0.4以下;其时空演变特征表现为,华北东部变速快于西部,近20 a变速快于前30 a;在冬小麦不同发育阶段,低温灾害频次的变化趋势也存在明显差异,在冬小麦越冬和返青阶段低温灾害的发生频次呈现明显随年代递减趋势,而冬小麦分蘖、拔节、抽穗等发育阶段低温灾害的发生频次则一直维持较高水平;近50 a华北地区冬小麦发生低温灾害的日最低气温平均上升了1~2℃,但同期发生低温灾害的极端值则无明显年代际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245 / 325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中国小麦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初步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 (04) : 705 - 714赵俊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部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张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部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赵思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部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
- [2] 气候变暖对华北冬小麦种植界限及生育期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13, 33 (02) : 382 - 388李祎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梁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王培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 [3] 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害风险区划[J]. 灾害学, 2012, 27 (03) : 39 - 44顾万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气候中心姬兴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候中心 河南省气候中心朱业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气候中心
- [4] 黄淮平原冬小麦霜冻害时空分布特点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 (18) : 45 - 50罗新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抗晚霜冻能力的鉴定[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19) : 94 - 98刘平湘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郭天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韩巧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王永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气候变暖背景下河北省冬小麦冻害变化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 (03) : 467 - 471代立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李春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姚树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张文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 [7] 近40年我国极端温度变化趋势和季节特征[J]. 应用气象学报, 2010, 21 (01) : 29 - 36杨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刘伟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王启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熊开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侯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 [8] 冬小麦晚霜冻害时空分布与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分析[J]. 气象学报, 2009, 67 (02) : 321 - 330张雪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郑有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春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陈怀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任振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邹春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9] 华北平原近45年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 (01) : 19 - 24谭方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国家气象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建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国家气象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宋迎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申双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0] 郸城小麦霜冻的危害及预防措施[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S1) : 126 - 128晏振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郸城县气象局 郸城县气象局纪文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郸城县气象局 郸城县气象局孔令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郸城县气象局 郸城县气象局刘天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郸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郸城县气象局周爱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局办公室 郸城县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