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分布及其与地形因子关系——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

被引:98
作者
哈凯 [1 ]
丁庆龙 [2 ]
门明新 [1 ]
许皞 [1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2] 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山地丘陵; 地形;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相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为探究山地丘陵地区不同地形因子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研究了各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地形上的分布特征。同时,定性和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地形环境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形梯度特征,较高地形级别主要分布着林地和草地,其分布指数在较高地形级别占据优势位;而受人类活动干扰影响较大的城乡建设用地、采矿用地、耕地、园地和水域的优势位分布在较低地形级别上。移动窗口法得到的景观格局指数的分布定性显示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随地形变化的梯度特征,典范对应分析结果定量显示出典范对应分析排序的前4个轴的累计土地利用景观指数—地形解释变量为96.98%,地形因子第1排序轴与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指数特征第一排序轴的相关系数达到0.671,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与地形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由此可见,高程、坡度和地形起伏度这三类地形因子对山地丘陵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结构和空间分布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09 / 92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21]   基于GIS的山区县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研究 [J].
赵东娟 ;
齐伟 ;
赵胜亭 ;
曲衍波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2) :101-106
[22]   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流域湿地农田化过程中湿地-农田景观梯度时空特征分析 [J].
王宗明 ;
陈铭 ;
宋开山 ;
刘殿伟 ;
张柏 ;
李方 ;
张树清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1) :194-198
[23]   粤北山区地形因素对耕地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 [J].
韦乐章 ;
邓南荣 ;
吴志峰 ;
高杨 ;
柴敏 .
山地学报, 2008, (01) :76-83
[24]   广西河池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典范对应分析 [J].
孔祥丽 ;
王克林 ;
陈洪松 ;
张继光 ;
张明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1) :131-140
[25]   基于DEM坡度图制图中坡度分级方法的比较研究 [J].
汤国安 ;
宋佳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2) :157-160+192
[26]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物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对应分析 [J].
焦菊英 ;
马祥华 ;
白文娟 ;
焦峰 ;
温仲明 .
土壤学报, 2005, (05) :42-50
[27]   基于景观功能网络概念的景观格局优化——以台湾地区乌溪流域典型区为例 [J].
张小飞 ;
王仰麟 ;
李正国 .
生态学报, 2005, (07) :1707-1713
[28]   生态空间理论与景观异质性 [J].
肖笃宁 ;
布仁仓 ;
李秀珍 .
生态学报, 1997, (05)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