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山区地形因素对耕地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韦乐章 [1 ]
邓南荣 [2 ]
吴志峰 [2 ]
高杨 [1 ]
柴敏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耕地; 空间分布; 地形分布指数; 粤北山区;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8.01.017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地形因素是影响土地资源结构和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翁源县为例,在遥感与GIS技术支持下,采用改进的地形分布指数来分析粤北山区地形对耕地的分布与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的空间分布与变化对地形十分敏感。研究区内,耕地分布频率最高的地形范围是坡度2°~4°和海拔0~200m。1993~2005年12a间,耕地面积增加了94.9km2。增加的耕地主要处在低海拔、缓坡区域(100~200m范围内耕地增量占总的耕地增加量的94.8%,0°~2°范围内耕地增量占总的耕地增加量的82.8%)。新增的耕地主要是作为后备耕地资源的林草地转化而来,耕地分布有向高海拔区域扩展的趋势。地形不但影响耕地的空间分布,还影响耕地的质量,并且海拔和坡度对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也不同。改进的地形指数能更有效的描述和比较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应用地貌学.[M].陈业裕;黄昌发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  
广东山区地貌.[M].广东省科学院丘陵山区综合科学考察队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
[3]   地形因子对京西门头沟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 [J].
冯朝阳 ;
于勇 ;
高吉喜 ;
韩永伟 .
山地学报, 2007, (03) :274-279
[4]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相关性分析方法 [J].
贾宁凤 ;
段建南 ;
乔志敏 .
经济地理, 2007, (02) :310-312
[5]   黄土丘陵沟壑区县域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及预测 [J].
连纲 ;
郭旭东 ;
傅伯杰 ;
虎陈霞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2) :112-122+142
[6]   基于DEM的长江上游土地利用分析 [J].
刘瑞民 ;
杨志峰 ;
沈珍瑶 ;
丁晓雯 ;
伍星 ;
刘芳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1) :102-108+129
[7]   运用DEM剖析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及时空变化——以北京延庆县为例 [J].
孙丽 ;
陈焕伟 ;
潘家文 .
山地学报, 2004, (06) :762-766
[8]   基于GIS的广州市耕地资源多样性与破碎度分析 [J].
吴志峰 ;
匡耀求 ;
黄宁生 ;
刘宇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4, (04) :258-260
[9]   重庆石碗溪小流域坡度和高程对土地利用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J].
罗云云 ;
李瑞雪 ;
屈明 .
山地学报, 2004, (02) :254-258
[10]   大宁河流域坡度与坡向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 [J].
周爱霞 ;
马泽忠 ;
周万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2) :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