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城市:转型城市风险的制度性起源

被引:22
作者
何艳玲 [1 ]
赵俊源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国家城市; 地方政府; 城市治理; 城市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解释城市风险的形成,必须将城市放置在国家治理的制度情境中。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不断改变城市属性,实现了国家治理目标的转型。在工业化时期,城市是有别于乡村的工业生产区域;在市场化改革和城市化时期,城市是集聚和消费的场所;在后市场化时代,城市则成为资本"扩增器"。国家治理目标与城市的紧密结合,形成了国家城市。尽管国家城市为工业增长、市场经济增长创造条件,但也导致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无法匹配城市属性变化,由此产生了城市风险。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城市化进程,在本质上凸显了多元化利益主体与复杂化社会过程在空间中的嬗变、更替与演进。国家城市的概念提出,意味着城市风险是转型国家的结构性矛盾在城市中的呈现,城市本身的属性又加深了这种矛盾。城市治理的复杂性在于,每个人在不同的层面而言都可能是城市的弱者,而不同层面的弱者需求则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底线。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200+10 +10-11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新中国70年:户籍制度变迁、人口流动与城乡一体化 [J].
郭东杰 .
浙江社会科学, 2019, (10) :75-84+158
[2]   发展与平衡的新时代——新中国70年的空间政治经济学 [J].
陆铭 ;
李鹏飞 ;
钟辉勇 .
管理世界, 2019, 35 (10) :11-23+63+219
[3]   中国城市风险治理国际研究述评(1979-2018年)——基于Web of Science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J].
钟开斌 ;
林炜炜 ;
要鹏韬 .
治理研究, 2019, 35 (05) :33-41+2
[4]   从“一元垄断”到“二元垄断”——土地开发中的地方政府行为机制研究 [J].
陈颀 .
社会学研究, 2019, 34 (02) :25-48+242
[5]   治理城市病:如何实现增长、宜居与和谐? [J].
陆铭 ;
李杰伟 ;
韩立彬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9, (01) :22-29+115
[6]   货币、信用与房地产——一个基于货币供给的增长假说 [J].
赵燕菁 .
学术月刊, 2018, 50 (09) :56-73
[7]   城中之城:超大社区的空间生产与治理风险 [J].
吴晓林 .
中国行政管理, 2018, (09) :137-143
[8]   新自由主义城市治理理论的批判性反思 [J].
吴晓林 ;
侯雨佳 .
中国行政管理, 2017, (09) :139-145
[9]   中国城市风险化:空间与治理 [J].
陈进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08) :43-60+204
[10]   国家信用与土地财政——面临转型的中国城市化 [J].
赵燕菁 .
城市发展研究, 2016, 23 (12)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