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隐私信息公开豁免的双重界限

被引:27
作者
蔡星月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个人隐私; 识别; 公共利益; 比例原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个人隐私公开豁免条款兼具定义规范和权限规范的双重特征,定义规范确定了条款的适用范围,个人隐私定义本身构成公开豁免的内在界限;权限规范赋予行政机关对何为"对公众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裁量权限,公共利益的判准成为公开豁免的外在界限,双重界限的背后是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利益衡量与价值取舍。大数据时代中传统隐私权转向信息性隐私权的同时,界定"个人隐私"概念的关键应从"隐私"转向"识别"。在类型学和隐私保护领域阶层理论的基础上,在识别后果不同的"个人隐私"与重要性不同的"公共利益"之间进行基于比例原则的精细化利益衡量,才能发挥该条款的规范功能和实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司法保护视角下的隐私权类型化 [J].
冷传莉 ;
李怡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79-89
[2]   比例原则在民法上的适用及展开 [J].
郑晓剑 .
中国法学, 2016, (02) :143-165
[3]   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 [J].
张新宝 .
中国法学, 2015, (03) :38-59
[4]   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公共利益衡量 [J].
王敬波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9) :105-124+205
[5]   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 [J].
王利明 .
法学家, 2012, (01) :108-120+178
[7]   知情权及其保障——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例 [J].
章剑生 .
中国法学, 2008, (04) :145-156
[8]   人的尊严与人格尊严——兼论中国宪法第38条的解释方案 [J].
林来梵 .
浙江社会科学, 2008, (03) :47-55+126
[9]  
信息公开基础理论.[M].后向东.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
[10]  
自由裁量及其界限.[M].田村悦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