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尊严与人格尊严——兼论中国宪法第38条的解释方案

被引:204
作者
林来梵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
人格尊严; 人的尊严; 个人尊严; 宪法上的人格权; 宪法的基础性价值;
D O I
10.14167/j.zjss.2008.03.013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我国现行宪法文本上虽然仅有"人格尊严"这一用语及其保护条款,而缺落了可与诸多立宪国家宪法上的"人的尊严"又或"个人尊严"相提并论的基础性价值原理,但彼此之间在语义脉络上也存在着某种相通之处,尤其是与德国基本法中的那种以"人格主义"为哲学基础的"人的尊严"这一概念之间就存在着某种可互换的意义空间。正因如此,同时也基于对我国现行宪法第38条本身内部规范结构的规范分析,吾人可以对这一人格尊严条款作出一种新的、更为合理的解释,此即本文所提出的"人格尊严条款双重规范意义说"。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5+126 +1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宪法.[M].许崇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宪法.[M].(日)芦部信喜原著;林来梵;凌维慈;龙绚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我们人民:宪法的根基.[M].(美)布鲁斯·阿克曼(BruceAckerman)著;孙力;张朝霞译;.法律出版社.2004,
[4]  
宪法学导论.[M].张千帆著;.法律出版社.2004,
[5]  
中国宪法.[M].胡锦光;韩大元著;.法律出版社.2004,
[6]  
宪法学.[M].莫纪宏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M].许崇德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8]  
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M].林来梵著;.法律出版社.2001,
[9]  
宪法学.[M].韩大元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
[10]  
为权利而斗争.[M].梁慧星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