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创新企业的就业增长

被引:7
作者
魏浩 [1 ]
李晓庆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企业; 就业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 [知识产权]; F204 [科学技术管理];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20201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文章从当前的"双创"和知识产权战略出发,以创新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2002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分析了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企业就业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1)从总体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创新企业的就业增长。(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持续创新年轻企业的就业增长效应大于持续创新的成熟企业,这是因为持续创新的年轻企业具有较强的"就业创造"能力。(3)理论分析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创新企业就业增长的两条途径分别是缓解外部融资约束和促进创新,其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缓解外部融资约束对持续创新年轻企业的就业增长效应大于持续创新的成熟企业,但促进创新机制对两类企业的影响都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3+127 +12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就业变动——来自中国加入WTO的微观证据 [J].
毛其淋 ;
许家云 .
经济研究, 2016, 51 (01) :69-83
[2]   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工业创新能力——来自省级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刘思明 ;
侯鹏 ;
赵彦云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 (03) :40-57
[3]   强力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和创造就业了吗? [J].
西蒙.莱斯特 ;
孔莹晖 .
国际经济评论, 2014, (03) :162-163
[4]   人民币汇率冲击与制造业就业——来自企业数据的经验证据 [J].
戴觅 ;
徐建炜 ;
施炳展 .
管理世界, 2013, (11) :14-27+38+187
[5]   知识产权保护、异质性企业与创新: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J].
史宇鹏 ;
顾全林 .
金融研究, 2013, (08) :136-149
[6]   中国的租界与法制现代化——以上海、天津和汉口的租界为例 [J].
王立民 .
中国法学, 2008, (03) :167-177
[7]  
清政权半殖民地化研究[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杨遵道, 1993
[8]  
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M]. 中华书局 ,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编, 1983
[9]  
Importing, exporting, and firm-level employment volatility[J] . Christopher Kurz,Mine Z. Sens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15
[10]  
TRADE COSTS AND JOB FLOWS: EVIDENCE FROM ESTABLISHMENT‐LEVEL DATA[J] . Jose L. Groizard,Priya Ranjan,Antonio Rodriguez‐Lopez.Econ Inq . 20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