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何以可能

被引:24
作者
姚辉
周云涛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北京
关键词
人格; 一般人格权; 人格权请求权;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07.05.012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人格权保护为法律的基本任务。在民法典中如何规定人格权,是一个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人格与人格权的关系、一般人格权以及人格权请求权三个视角就中国未来的人格权立法展开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关于民事权利的宪法学思维——以一般人格权为对象的观察 [J].
姚辉 ;
周云涛 .
浙江社会科学, 2007, (01) :91-98
[2]   人权视野中的人格权 [J].
马俊驹 ;
曹治国 .
政治与法律, 2006, (05) :51-56
[3]   试论人格权的新发展 [J].
王利明 .
法商研究, 2006, (05) :16-28
[4]   私法体系中的债权物权区分说——萨维尼的理论贡献 [J].
金可可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2) :139-151+208
[5]   从身份人格到伦理人格——论个人法律人格基础的历史演变 [J].
马俊驹 .
湖南社会科学, 2005, (06) :44-49
[6]   论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及其内部关系 [J].
杨立新 ;
曹艳春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4) :56-66
[7]   人格权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体例 [J].
马俊驹 ;
张翔 .
法学研究, 2004, (06) :46-57
[8]   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 [J].
薛军 .
法商研究, 2004, (04) :63-75
[9]   论侵权行为法的独立成编 [J].
王利明 .
现代法学, 2003, (04) :3-16
[10]  
民法导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 施瓦布,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