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格权的新发展

被引:96
作者
王利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2] 北京
关键词
人格权; 人格权类型; 人格权商品化; 民事立法;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6.05.003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人格权的法律概念始于近代,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立法都接受了这一概念。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的需要,人格权制度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这主要表现为人格权在民事权利体系中的地位日渐凸显、具体人格权类型逐步增多、隐私权的内涵与外延迅速拓展、网络环境下人格权保护问题日益重要、一般人格权得以确立、精神损害赔偿日益发展、惩罚性赔偿应运而生、人格权商品化趋势增强、人格权日益受到国际条约保护等方面。人格权的新发展对我国民事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民法典中人格权制度的完善应从以下方面来进行:应将人格权制度独立设编,规定一般人格权、隐私权、信用权诸制度,进一步完善生命健康权、确立解决人格权与其他民事权利冲突的规则,进一步完善网络环境下人格权的保护与人格权商品化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寻找丢失的人格——从罗马、德国、拉丁法族国家、前苏联、俄罗斯到中国 [J].
徐国栋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4, (06) :71-79
[2]   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 [J].
薛军 .
法商研究, 2004, (04) :63-75
[3]   权利冲突论——一个法律实证主义的分析 [J].
王克金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4, (02) :43-61
[4]   人格权法的内部体系 [J].
张新宝 .
法学论坛, 2003, (06) :104-107
[5]   日本法律对商业形象权的保护 [J].
萩萩原·有里 .
知识产权, 2003, (05) :62-64
[6]   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法学思考 [J].
王锐 ;
熊键 ;
黄桂琴 .
中国法学, 2002, (04) :84-96
[7]  
人格权法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利明著, 2005
[8]  
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及说明[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王利明主编, 2004
[9]  
民法总论[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龙卫球著, 2001
[10]  
中国新闻侵权判例[M]. 法律出版社 , 高秀峰等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