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体例

被引:79
作者
马俊驹
张翔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西北政法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
人格权; 人格保护; 人格立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权利是人与外在于人的事物的法律上的连接。罗马法及近代民法 ,始终受到人的伦理价值内在化观念的支配。人格权概念乃是现代社会人的伦理价值范围扩张以及支配需要的结果。我国民法通则中的人格权规定及其人格权理论 ,并未将人格权当成一种权利看待。我国民法典制定中的人格权立法体例 ,必须摆脱人的伦理价值内在化观念及其保护之诉权与实体权利分离的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德民法中一般人格权制度之比较 [J].
周晨 ;
张惠虹 .
德国研究, 2003, (02) :71-75
[2]   国外人格权的历史发展 [J].
杨立新 ;
孙博 .
河北法学, 1995, (04) :1-4
[3]  
德国民法通论.[M].(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
[4]  
法律与历史.[M].(德)罗尔夫·克尼佩尔(RolfKnieper);朱岩译;.法律出版社.2003,
[5]  
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美)R.M.昂格尔(RobertoMangabeiraUnger)著;吴玉章;周汉华译;.译林出版社.2001,
[6]  
德国民法总论.[M].(德)迪特尔·梅迪库斯(DieterMedicus)著;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
[7]  
法理学.[M].(美)E.博登海默(EdgarBodenheimer)著;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8]  
民法学原理.[M].张俊浩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9]  
中国民法学研究述评.[M].刘心稳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10]  
偶像的黄昏.[M].(德)F.W.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che)著;周国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