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法益”命题下虚拟财产犯罪的归责路径重构

被引:27
作者
阎二鹏
机构
[1] 海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虚拟财产数据;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财产犯罪;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22.12.004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103 ;
摘要
我国当下围绕虚拟财产犯罪形成的数据犯罪与财产犯罪认定路径,在前提认知上缺失了对数据犯罪保护法益的考量,进而造成对数据的形式化认识误区;既有关于“数据安全法益”内涵的技术属性解读,无法证成狭义数据犯罪的立法价值,亦无法与传统法益相区分,需要在规范意义上重塑数据安全法益的内涵;虚拟财产借助“财产性利益”的抽象表达已成为杂糅数据与财产的高度含混的范畴,应根据数据体现的利益属性进行类型化限缩解释;围绕典型的虚拟财产犯罪,应在承认数据安全法益独立地位的前提下,厘清其罪数形态,摒弃竞合论的主张,同时,在财产犯罪内部证成“转移占有”的行为要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干扰型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司法认定 [J].
阎二鹏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22, (03) :122-137
[2]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对象 [J].
周光权 .
清华法学, 2021, 15 (03) :25-40
[4]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规范结构与罪名功能——基于案例与比较法的反思 [J].
郭旨龙 .
政治与法律, 2021, (01) :64-76+63
[5]   论数据用益权 [J].
申卫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20, (11) :110-131+207
[6]   个人数据的刑法保护模式 [J].
劳东燕 .
比较法研究, 2020, (05) :35-50
[7]   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单边性特征及其启示 [J].
刘明 .
经贸法律评论, 2019, (06) :106-119
[9]   论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 [J].
欧阳本祺 .
政治与法律, 2019, (09) :39-54
[10]   在分享和控制之间 数据保护的私法局限和公共秩序构建 [J].
梅夏英 .
中外法学, 2019, 31 (04) :845-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