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规范结构与罪名功能——基于案例与比较法的反思

被引:50
作者
郭旨龙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系统安全; 信息安全; 罪名; 数据利益; 标签效应;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21.01.005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通过对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案例法考察和域外法阐释,可以发现,其核心涵义指向侵犯数据机密性的情形和侵犯数据可用性的情形。其原因是机密性和可用性的规范结构导致该罪成为口袋罪:在罪名上,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多个章节的罪名产生交叉重合;在保护的利益上,不仅涵摄我国《刑法》其他章节所保护的法益,而且溢出整个刑法典,保护信息的时代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他权益日益频繁地受到侵害。面对这种庞杂的规范结构,需要进行网络时代罪情、刑法基本原则的权衡考量,达致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与合理性。新的罪名标签"非法获取数据致损罪",适应了双层社会虚实同构的态势、数据和利益在双层空间不断协同的复杂行为模式,是在刑法规范中嵌入网络风险控制的法律机制,有助于系统完善网络风险的治理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6+63 +6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增设新罪的观念——对积极刑法观的支持 [J].
张明楷 .
现代法学, 2020, 42 (05) :150-166
[3]   使用网络爬虫获取数据行为的刑事责任认定——以“晟品公司”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为视角 [J].
游涛 ;
计莉卉 .
法律适用, 2019, (10) :3-10
[6]   锁定手机并索要财物行为的定性 [J].
鲁海军 .
人民司法(案例), 2018, (23) :49-51+58
[7]   窃取、出售他人账号中虚拟装备行为的定性与量刑 [J].
计莉卉 ;
游涛 .
人民司法(案例), 2018, (23) :44-45+48
[8]   超越权限进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性质 [J].
计莉卉 ;
游涛 .
人民司法(案例), 2018, (08) :25-27
[9]   论罪名生成的方法 [J].
晋涛 .
政治与法律, 2018, (03) :110-122
[10]   论罪名的系统性调整 [J].
晋涛 .
时代法学, 2017, 15 (05)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