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

被引:58
作者
欧阳本祺
机构
[1] 东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虚拟财产; 财物; 利益; 代码;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9.09.004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问题凸显了网络时代传统刑法与新型网络犯罪事实之间的调适难题。虚拟财产是虚拟环境中的财产,不能把现实世界中的数字化财产当作虚拟财产。把虚拟财产解释为财物,在方法论和法益论上都存在问题;把侵犯虚拟财产的行为认定为侵犯财产罪,会引起犯罪论与刑罚论的混乱。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既不是混同在一起的,也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人类生活世界的两个层面。应该区分虚拟财产本身、虚拟财产所生利益、建构虚拟财产的代码数据三个相关概念。虚拟财产本身不是法律的规制对象,虚拟财产所生利益属于民法的调整对象,只有代码数据属于刑法的调整对象。刑法保护虚拟财产的唯一路径是通过对数据的直接保护以实现对虚拟财产的间接保护。非法获取虚拟财产不是非法获取数据,而是破坏数据,应该定性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对此需要进一步区分不同情况定罪量刑。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虚拟财产的价值证明:从传统机制到电子数据鉴定机制 [J].
刘品新 ;
张艺贞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7, 25 (05) :73-87+174
[2]   虚拟财产犯罪的教义学展开 [J].
徐凌波 .
法学家, 2017, (04) :44-57+176
[3]   窃取虚拟财产行为的法益审视 [J].
张弛 .
政治与法律, 2017, (08) :30-45
[4]   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及其保护路径 [J].
陈兴良 .
中国法学, 2017, (02) :146-172
[5]   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定性探究 [J].
刘明祥 .
法学, 2016, (01) :151-160
[6]   占有概念的规范本质及其展开 [J].
马寅翔 .
中外法学, 2015, 27 (03) :739-766
[7]   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性质 [J].
张明楷 .
法学, 2015, (03) :12-25
[8]   网络虚拟财产的界定及刑法保护 [J].
田宏杰 ;
肖鹏 ;
周时雨 .
人民检察, 2015, (05) :54-58
[9]   盗窃“流量包”等虚拟财产如何适用法律 [J].
赵文胜 ;
梁根林 ;
曲新久 ;
张新宪 ;
董晓华 ;
罗欣 ;
吴新华 ;
赵阳 .
人民检察, 2014, (04) :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