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参与精神的培育——对“唯私主义综合症”的反思与超越

被引:21
作者
叶飞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唯私主义综合症; 公共参与; 参与精神培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05 ;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如何通过公共参与精神的培育来提升人们共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显得愈来愈重要。但是,从当前教育现实的角度观之,青少年学生的公共参与精神正遭受着来自个体私利主义、竞争性个人主义等观念的不良影响,甚至引发了"唯私主义综合症"的产生乃至膨胀。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学校制度、公共文化以及实践行动等层面的整体性建构,形成一种参与式、交互性的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公共参与中形成"他在性"的视野,构建个体与他者、个体与社会的有机联结,最终更好地培育具有共建共治共享精神的道德主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现代性之隐忧.[M].(加)查尔斯·泰勒(CharlesTaylor)著;程炼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2]   从“为自己而活”到“利他个体主义”——乌尔里希·贝克个体化理论中的一种道德可能 [J].
李荣荣 .
学海, 2014, (02) :106-111
[13]   竞争性个人主义与“孤独的”公民——论公民教育如何应对公共品格的沦落 [J].
叶飞 .
高等教育研究, 2013, (02) :67-73
[14]   个体化社会的来临与包容性社会政策的建构 [J].
文军 .
社会科学, 2012, (01) :81-86
[16]  
公民与文明社会.[M].(美)托马斯·雅诺斯基(ThomasJanoski)著;柯雄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17]  
现代性的后果.[M].(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18]  
政治自由主义.[M].(美)约翰·罗尔斯(JohnRawls)著;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
[19]  
经济与社会.[M].(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