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干旱强度、频次和持续时间及其南北差异性

被引:76
|
作者
韩兰英 [1 ,2 ]
张强 [1 ,3 ]
贾建英 [1 ]
王有恒 [2 ]
黄涛 [2 ]
机构
[1] 西北区域气候中心
[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3] 甘肃省气象局
关键词
干旱; 中国; 气候变化; MCI; 干旱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全球气温日趋升高和极端降水增加的气候背景下,近年来中国干旱变化特征异常突出,新形势下需进一步深入认识干旱灾害影响机制。利用1960—2014年中国527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量数据,选用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MCI)作为监测指标,详细分析了中国干旱强度、频次和持续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南北差异性。结果表明: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干旱范围扩大、程度加剧\,频次增加;干旱发生的范围发生了明显的转移,北方干旱加剧的同时,南方干旱明显加重,尤其是大旱范围明显增加。中国干旱范围主要在黄河流域以南和长江以北地区。干旱频次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西部,长江流域以北干旱频次较高。中国干旱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四季都有可能发生干旱。干旱不仅发生在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湿润和半湿润区域也常有干旱发生。不同年代、不同区域干旱发生的程度、持续时间和频次有一定的差异。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期干旱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造成的损失最严重。中国干旱强度、频次和持续时间南北差异性显著。气候变暖后,中国干旱强度加重、范围扩大、频次增加和持续时间增加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几种干旱指标对西南和华南区域月尺度干旱监测的适用性评价
    王素萍
    王劲松
    张强
    李忆平
    王芝兰
    [J]. 高原气象 , 2015, (06) : 1616 - 1624
  • [2]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旱灾损失率的影响及其南北区域差异性
    张强
    韩兰英
    郝小翠
    韩涛
    贾建英
    林婧婧
    [J]. 气象学报, 2015, 73 (06) : 1092 - 1103
  • [3] 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评估
    张存杰
    王胜
    宋艳玲
    蔡雯悦
    [J]. 干旱气象, 2014, 32 (06) : 883 - 893
  • [4] 三种干旱指数对西南地区适用性分析
    熊光洁
    王式功
    李崇银
    尚可政
    马玉霞
    庄少伟
    [J]. 高原气象, 2014, 33 (03) : 686 - 697
  • [5]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在中国干旱监测的适用性分析
    王林
    陈文
    [J]. 高原气象 , 2014, (02) : 423 - 431
  • [6] 干旱指数在淮河流域的适用性对比
    谢五三
    王胜
    唐为安
    吴蓉
    戴娟
    [J]. 应用气象学报, 2014, (02) : 176 - 184
  • [7] 多尺度干旱指数在江淮流域的适应性研究
    蔡晓军
    茅海祥
    王文
    [J]. 冰川冻土, 2013, (04) : 978 - 989
  • [8]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南方地区季节性干旱特征与适应.Ⅲ.基于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南方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特征*[J]. 黄晚华,隋月,杨晓光,代姝玮,李茂松.应用生态学报. 2013(02)
  • [9] 我国气象干旱研究进展评述
    王劲松
    李耀辉
    王润元
    冯建英
    赵艳霞
    [J]. 干旱气象, 2012, 30 (04) : 497 - 508
  • [10] GEV干旱指数及其在气象干旱预测和监测中的应用和检验
    王澄海
    王芝兰
    郭毅鹏
    [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 (09) : 957 - 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