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同意:广州市政府治理邻避冲突的策略

被引:15
作者
张紧跟 [1 ,2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2]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3] 中山大学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制造同意; 邻避冲突; 地方政府治理;
D O I
10.14086/j.cnki.wujss.2017.03.010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在治理邻避冲突的实践中,广州市政府采取了三管齐下的运作策略,即为消解公众疑虑而营造认知性同意、对操作程序的"查漏补缺"获得公众对政府操作过程的同意、开放公共政策过程以吸纳公众参与等三种方式推进预定政策目标。这种"制造同意"在地方政府的权威式主导与公众的自愿性同意之间建立了平衡性联系,是地方政府主动开放政策过程吸纳公众参与的创新性治理。因此,邻避冲突治理取决于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与公民社会成长的制度化良性互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2]   城市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与“邻避冲突”治理 [J].
田亮 ;
郭佳佳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27 (05) :61-67+124
[3]   空间正义与邻避冲突的化解——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 [J].
王佃利 ;
邢玉立 .
理论探讨, 2016, (05) :138-143
[4]   地方政府在社会抗争事件中的“摆平”策略 [J].
郁建兴 ;
黄飚 .
政治学研究, 2016, (02) :54-66+126
[5]   邻避运动的生成原因及治理范式重构——基于重庆市邻避运动的实证分析 [J].
鄢德奎 ;
陈德敏 .
城市问题, 2016, (02) :81-88+103
[6]   交流与协商:邻避风险治理的规范性选择 [J].
杜健勋 .
法学评论, 2016, 34 (01) :141-150
[7]   “私民社会”:解释中国式“邻避”运动的新框架 [J].
郎友兴 ;
薛晓婧 .
探索与争鸣, 2015, (12) :37-42
[8]   邻避冲突中的新公民参与:基于框架建构的过程 [J].
魏娜 ;
韩芳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45 (04) :157-173
[10]   当代中国邻避冲突治理的策略选择——基于对几起典型邻避冲突案例的分析 [J].
马奔 ;
王昕程 ;
卢慧梅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03) :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