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的地区代际流动偏好:微观证据与影响机制

被引:72
作者
王伟同 [1 ]
谢佳松 [2 ]
张玲 [3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2]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3]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地区代际流动; 人口迁移; 代际次序相关性; 社会地位;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9.0094
中图分类号
C922 [人口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本文从人口迁移行为偏好的视角讨论了地区代际流动的重要性。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库(CLDS),构建了城市层面的父子社会地位代际流动指标,并将其与城市宏观数据和微观数据相匹配,实证检验了地区代际流动对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区代际流动水平高会降低个体迁出概率,相反代际流动水平低则会对人产生挤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效应主要发生在家庭社会次序较低但具备社会地位跃升能力的高技能人群中,而来自于高社会次序家庭或者低技能的子辈群体则对代际流动的反应不敏感。机制分析显示,地区收入不平等是代际流动影响人口迁移行为的重要传导机制,而个体迁入高代际流动地区会提高自身代际流动水平是其微观行为动机。在多种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下,上述结论依然稳健。本文结论表明,人口在进行迁移决策时具有地区代际流动偏好,机会公平的发展环境不仅是实现社会公正的现实需要,也是城市吸聚人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103+135 +13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中国区域与阶层代际流动水平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王伟同 ;
谢佳松 ;
张玲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 36 (01) :78-95
[2]   社会代际流动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中国东北为视角 [J].
侯瑜 ;
谢佳松 .
西北人口, 2018, (03) :61-68+75
[3]   跨阶层代际流动是否增加人们的社会资本——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分析 [J].
边燕杰 ;
芦强 .
求索, 2017, (12) :103-112
[4]   婚姻匹配、代际流动与家庭模式的个税改革 [J].
刘怡 ;
李智慧 ;
耿志祥 .
管理世界, 2017, (09) :60-72
[5]   样本选择性偏误、TS2SLS估计与我国代际收入流动性水平 [J].
郭建军 ;
王磊 ;
苏应生 .
统计研究, 2017, 34 (08) :120-128
[6]   东迁、自选择与劳动力溢价:“孔雀东南飞”背后的故事 [J].
杨振宇 ;
张程 .
经济学(季刊), 2017, 16 (04) :1311-1340
[7]   政府-企业间人才配置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的经验研究 [J].
李世刚 ;
尹恒 .
经济研究, 2017, 52 (04) :78-91
[8]   地方公共品供给与人口迁移——来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 [J].
杨义武 ;
林万龙 ;
张莉琴 .
中国人口科学, 2017, (02) :93-103+128
[9]   我国教育代际流动性及地区差异的比较研究——基于CHARLS 2013数据分析 [J].
赵红霞 ;
冯晓妮 .
中国青年研究, 2016, (08) :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