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司法民主:人民陪审员法的功能定位及其优化路径

被引:21
|
作者
卞建林 [1 ]
孙卫华 [2 ]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2]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人民陪审员法; 参审制; 陪审制; 司法民主; 法官化; 平民化;
D O I
10.14134/j.cnki.cn33-1337/c.2019.04.005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人民陪审员法的功能定位是在司法领域贯彻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和实现司法民主,公民有序、有效地参与司法是司法民主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司法民主的必由之路,陪审制的制度设计应体现"平民化"。人民陪审员制度属于参审制,陪审员和法官在审判权上无分工,都具有事实认定权和法律适用权。由于陪审员缺少法律知识和专业训练,难以实现有效参审,不能消除"陪而不审"的痼疾。为发挥陪审员参审实质作用,在制度设计和运行中着力提升陪审员法律素质,在选任上"精英化",都使得陪审员"法官化",偏离了司法民主的方向。人民陪审员法体现了陪审员"平民化"的倾向,有利于实现司法民主,但也存在适用范围过大、事实和法律区分不明等问题,应建立和完善配套制度,逐步实现人民陪审员只参与事实认定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1] 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加大人民陪审员培训力度[N]. 于呐洋.法制日报. 2013 (003)
  • [12] 固阳: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五员”作用[N]. 刘辉.人民法院报. 2013 (006)
  • [13] 安吉 驻庭陪审员化身“老娘舅”[N]. 孙国华.人民法院报. 2012 (008)
  • [14]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M]. 人民出版社 , 王维国, 2007
  • [15] 自由多元主义[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威廉·A.盖尔斯敦(WilliamA.Galston)著, 2005
  • [16] 英国刑事司法程序[M]. 法律出版社[英]麦高伟(MikeMcConville)[英]杰弗里·威尔逊(GeoffreyWilson)主编, 2003
  • [17] From Group Member to Democratic Citizen: How Deliberating with Fellow Jurors Reshapes Civic Attitudes[J] . JohnGastil,Laura W.Black,E. PierreDeess,JayLeighter.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 2008 (1)
  • [18] 福建法院集中培训人民陪审员. 林栎. 人民法院报 . 2011
  • [19] 司法民主是司法公正的根本保证
    陈忠林
    [J]. 法学杂志, 2010, 31 (05) : 23 - 27
  • [20]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司法民主
    周永坤
    [J]. 法学, 2009, (02) : 3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