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基于遥感的江苏省大陆岸线岸滩时空演变
被引:27
作者:
陈玮彤
[1
]
张东
[1
,2
]
崔丹丹
[3
]
吕林
[3
]
谢伟军
[3
]
施顺杰
[1
]
侯泽宇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3] 江苏省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
来源:
关键词:
江苏省;
海岸线;
潮间带;
时空演变;
遥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7.1 [海岸地貌];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基于江苏省1984-2016年61景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和部分实测潮位、坡度数据,利用遥感技术结合改进的水边线方法提取了多时相的海岸线和平均大潮低潮线,研究了江苏省绣针河口至连兴河口大陆岸线岸滩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84-2016年,由于海岸带开发,江苏省的海岸线整体以向海推进为主,自然岸线由458.24 km逐渐减少至166.74 km,人工岸线由163.66 km快速增加至598.74 km,大陆岸线长度由621.90 km增加至765.48 km。发生位置和长度变化的岸段中,淤长岸段长127.62 km,年均向海推进83.03 m;围垦岸段长401.21 km,年均向海推进87.63 m;冲刷岸段长71.17 km,年均离海后退10.81 m;围垦被侵蚀岸段长25.95 km,年均离海后退8.64 m。海岸线的空间变化导致江苏省沿海陆地面积净增加104332 hm2,其中由于围垦增加的陆地面积98520 hm2,围垦是陆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海岸线的离海后退主要发生在废黄河三角洲岸段,但是到2008-2016年,岸线的侵蚀范围已向南扩大至新洋河口至斗龙港岸段。受围垦活动及岸线侵蚀影响,江苏省潮间带坡度不断变陡,统计断面的平均坡度由1.4‰增加至1.9‰,其中废黄河三角洲岸段的中山河口至扁担河口岸段坡度最陡,基本在314‰之间;辐射沙洲陆岸岸段坡度最为平缓,但坡度也在逐渐陡化,由0.9‰增加至1.5‰。潮间带面积由271747 hm2减少至168645 hm2,减幅38%;潮间带平均宽度由5064 m减少至3096 m,减幅39%。
引用
收藏
页码:1365 / 1380
页数:16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