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周边海岸带开发利用空间分异

被引:21
作者
张君珏 [1 ,2 ]
苏奋振 [1 ,3 ]
左秀玲 [1 ,2 ]
方月 [2 ,4 ]
杨娟 [5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4]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5] 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南海; 海岸带; 土地开发强度;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48 [海岸带资源及其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4 ;
摘要
基于不透水面提取技术、分段分带法和不平等度指数,分析了2010年南海周边海岸带开发利用格局的岸段分异性和沿岸地带性特征及其与海岸地貌、地理区位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南海周边海岸带开发利用空间分异明显,新加坡、中国开发强度较高,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开发强度较低。2南海周边海岸带土地开发强度呈现空间聚集状态,形成了以中国珠江三角洲、泰国湄南河三角洲、马六甲海峡、文莱、菲律宾马尼拉湾为中心的高聚集地区。3海岸带土地开发强度因海岸区位、海岸地貌差异呈现地带性特征,近岸带开发强度高于远岸带,河口岸开发强度高于其他岸段。
引用
收藏
页码:319 / 33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2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 [J].
赵亚莉 ;
刘友兆 .
资源科学, 2013, 35 (02) :380-387
[2]  
试论东南亚自然地缘特征对地区海上安全的影响[J]. 虞群.东南亚之窗. 2012 (01)
[3]   基于越南遥感时间序列数据的湄公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及河岸变化检测研究(英文) [J].
阮林道 ;
范巴赫 ;
闵阮青 ;
潘麦黎 ;
蓬晃披 .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1, 2 (04) :370-374
[4]   基于底质条件的广东东部海岸带土地利用适宜度评价 [J].
孙晓宇 ;
苏奋振 ;
周成虎 ;
吕婷婷 ;
仉天宇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1, 33 (05) :169-176
[5]   21世纪初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 [J].
侯西勇 ;
徐新良 .
地理研究, 2011, 30 (08) :1370-1379
[6]   近20a广东省海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高义 ;
苏奋振 ;
孙晓宇 ;
杨晓梅 ;
薛振山 ;
张丹丹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1, 33 (04) :95-103
[7]   融合地学知识的海岸带遥感图像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研究 [J].
刘艳芬 ;
张杰 ;
马毅 ;
崔廷伟 .
海洋科学进展, 2010, (02) :193-202
[8]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东莞市海岸带生态风险研究 [J].
张慧霞 ;
庄大昌 ;
娄全胜 .
经济地理, 2010, 30 (03) :489-493
[9]   城市不透水面与相关城市生态要素关系的定量分析 [J].
徐涵秋 .
生态学报, 2009, 29 (05) :2456-2462
[10]   海南省土地开发强度评价研究 [J].
尧德明 ;
陈玉福 ;
张富刚 ;
王振伟 ;
周文静 .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01) :86-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