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建设的文化视角

被引:47
作者
王义遒
机构
关键词
新工科; 文化; 亚文化; 融合; 需求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3 [课程];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本文从文化视角探讨"新工科"建设。基于北京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从应用理科衍生新型工科的尝试,作者认为文化在这里起着重要作用。理科与工科具有不同的亚文化,学校的整个体制机制都会对新工科建设产生影响,滋生各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融合",首先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以及在实践层面上各种要素的紧密整合。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种融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并结合"新工科"建设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实现"合"的四条具体意见。文章最后认为"新工科"建设的前瞻要求是创新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们.[M].(印) 德布 (Deb;S.)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爱因斯坦文集.[M].许良英; 等编译.商务印书馆.2009,
[3]  
费孝通文集.[M]..群言出版社.2004,
[4]  
大学精神.[M].杨东平主编;.文汇出版社.2003,
[5]  
谈学论教集.[M].王义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  
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美)亨利·罗索夫斯基(HenryRosovsky)著;谢宗仙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7]   新业态之新与新工科之新 [J].
叶民 ;
钱辉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04) :5-9
[8]   新工科:形态、内涵与方向 [J].
李华 ;
胡娜 ;
游振声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04) :16-19+57
[9]   工科何以而新 [J].
李培根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04) :1-4+15
[10]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 [J].
钟登华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0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