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过失犯的注意义务违反与结果之间的规范关联

被引:68
作者
陈璇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过失犯; 注意义务; 结果避免可能性; 假定因果关系; 客观归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根据我国刑法第16条的规定,义务违反与结果之间的规范关联(即结果的避免可能性)是过失犯成立的独立要件。首先,对于同时包含了作为和不作为要素的过失行为,只要作为与结果有因果关系,就应当首先考虑作为犯的问题。其次,在判断注意义务的结果避免可能性时必然需要运用假定因果关系的思维方法,但应根据规范目的对假定因果关系进行限制。根据这一方法,只要合义务替代行为的结果避免可能性达到了占据优势的程度,就足以肯定义务违反和结果之间的关联。最后,在客观归责理论中,结果避免可能性属于危险创设,而非危险实现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83 / 705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论客观归责中危险的判断方法——“以行为时全体客观事实为基础的一般人预测”之提倡 [J].
陈璇 .
中国法学, 2011, (03) :148-162
[2]   假定因果关系、结果避免可能性与客观归责 [J].
车浩 .
法学研究, 2009, 31 (05) :145-163
[4]  
教义刑法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 2010
[5]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陈卫东, 2008
[6]  
刑法中的客观归属论[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张亚军, 2008
[7]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 2007
[8]  
刑法分则实务研究[M]. 中国方正出版社 , 王作富主编, 2003
[9]  
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疑难问题司法对策[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刘志伟, 2001
[10]  
犯罪通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马克昌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