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诉裁判确认事实对后诉的预决效力——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第30条的释义及其展开

被引:12
作者
石春雷
机构
[1]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已确认事实; 预决效力; 既判力;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7.09.003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前诉裁判确认事实对后诉的预决效力既不同于裁判的既判力,也有别于争点效和争点排除规则。它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上的一项特殊制度,其理论依据主要存在以"程序公正"为基础和以"真实性"为基础的两种学说。关于已确认事实的预决力问题,《环境公益诉讼解释》与《民诉法解释》的规定并不一致,相对于一般民事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选择了更加有利于原告的预决效力扩张模式。环境公益诉讼裁判在后续私益诉讼中产生预决效力,要受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当事人是否行使处分权、判决种类等因素的影响,其发生效力也应有明确的条件和范围限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论执行力主观范围的扩张及其正当性基础 [J].
肖建国 ;
刘文勇 .
法学论坛, 2016, 31 (04) :17-24
[2]   程序保障第三波的理论解析与制度安排 [J].
段文波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5, 21 (02) :76-88
[3]   “争点”法律效力的西方样本与中国路径 [J].
纪格非 .
中国法学, 2013, (03) :109-120
[4]   关于民事诉讼中缺席判决救济制度的立法思考 [J].
毕玉谦 .
清华法学, 2011, 5 (03) :67-77
[5]   民事诉讼中如何处理既判事实预决效力问题的思考 [J].
胡军辉 .
政治与法律, 2010, (08) :147-154
[6]   论民事既判事实之预决效力 [J].
胡军辉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4 (04) :39-44
[8]   论已确认事实的预决力 [J].
江伟 ;
常廷彬 .
中国法学, 2008, (03) :102-109
[9]   论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J].
李祖军 .
中国法学, 2006, (03) :104-117
[10]   缺席判决制度的基本法意与焦点问题之探析 [J].
毕玉谦 .
法学评论, 2006, (03) :8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