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法视域下的个人信息权益论

被引:24
作者
王苑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个人信息权益; 信息处理中的自主利益; 隐私利益; 呈现利益; 损害;
D O I
10.16224/j.cnki.cn33-1343/d.20220901.011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3 ;
摘要
“个人信息权益”作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核心概念之一,公法学者往往从公法权益角度出发探讨其内涵,但这并不意味着取代了私法对于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功能与形成空间。私法视域下的个人信息权益为人格权益,包含了三重人格法益——隐私利益、呈现利益以及信息处理中的自主利益。其中,信息处理中的自主利益为前置利益,如“伞”般保护隐私利益及呈现利益,信息处理关系中,侵害信息处理中的自主利益并不必然侵害隐私利益及呈现利益,但侵害隐私利益及呈现利益必然是侵害了自主利益的行为所导致。此外,造成损害与否,是区分以《个人信息保护法》第50条第2款还是第69条作为请求权基础的重要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8 条
[2]   个人信息权的宪法(学)证成——基于对区分保护论和支配权论的反思 [J].
张翔 .
环球法律评论, 2022, 44 (01) :53-68
[3]   个人信息权的体系化解释——兼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公法属性 [J].
汪庆华 .
环球法律评论, 2022, 44 (01) :69-83
[5]   论个人信息处理中的个人同意 [J].
程啸 .
环球法律评论, 2021, 43 (06) :40-55
[6]   国家保护视野中的个人信息权利束 [J].
王锡锌 .
中国社会科学, 2021, (11) :115-134+206
[7]   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亮点、特色与适用 [J].
王利明 ;
丁晓东 .
法学家, 2021, (06) :1-16+191
[8]   平行还是交叉 个人信息保护与隐私权的关系 [J].
周汉华 .
中外法学, 2021, 33 (05) :1167-1187
[9]   论个人信息权益的构造 [J].
张新宝 .
中外法学, 2021, 33 (05) :1144-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