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数字化、银行风险与“双支柱”调控

被引:24
作者
何德旭 [1 ,2 ]
张庆君 [3 ]
陈思 [3 ]
刘蕴霆 [4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3]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与保险研究中心
[4]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资产数字化; 银行风险;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双支柱”调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01 ; 020203 ;
摘要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资产数字化是经济转型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使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方法,将资产数字化因素和监管因素纳入宏观经济模型,研究资产数字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并讨论“双支柱”调控的效果。研究发现资产数字化能够有效抑制银行部门的风险积聚,资产数字化程度越高,银行风险降低程度越明显;监管强度和监管范围会影响资产数字化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银行资产数字化后,监管强度的增加和监管范围的扩大更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相比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和贷款价值比工具更有利于降低数字化后的银行风险;相比于货币政策,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组合更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与社会福利损失。因此,在资产数字化过程中,“双支柱”调控框架能够更好地防范银行风险,增强政策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55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数字金融会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吗?——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证据 [J].
顾海峰 ;
卞雨晨 .
中国软科学, 2022, (02) :32-43
[2]   人工智能、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数字化转型 [J].
张一林 ;
郁芸君 ;
陈珠明 .
中国工业经济, 2021, (12) :69-87
[3]   双支柱下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基于银行风险承担的视角 [J].
马勇 ;
姚驰 .
管理世界, 2021, 37 (06) :51-69+3
[4]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 [J].
李力 ;
温来成 ;
唐遥 ;
张偲 .
经济研究, 2020, 55 (11) :36-49
[5]   法定数字货币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 [J].
谢星 ;
张勇 ;
封思贤 .
财贸经济, 2020, 41 (10) :147-161
[6]   数据资本与经济增长路径 [J].
徐翔 ;
赵墨非 .
经济研究, 2020, 55 (10) :38-54
[7]   “双支柱”调控、政策协调搭配与宏观稳定效应 [J].
马勇 ;
付莉 .
金融研究, 2020, (08) :1-17
[8]   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 [J].
戚聿东 ;
肖旭 .
管理世界, 2020, 36 (06) :135-152+250
[9]   数字经济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基于信息不对称和管理者非理性行为视角 [J].
祁怀锦 ;
曹修琴 ;
刘艳霞 .
改革, 2020, (04) :50-64
[10]   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双支柱框架研究——基于系统性风险视角 [J].
方意 ;
王晏如 ;
黄丽灵 ;
和文佳 .
金融研究, 2019, (12) :10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