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数字化转型

被引:146
作者
张一林 [1 ,2 ,3 ]
郁芸君 [4 ]
陈珠明 [5 ]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 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3] 中山大学高级金融研究院
[4]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5]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数据; 数字化转型; 银行竞争;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21.12.003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F276.3 [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1203 ; 1201 ; 020204 ;
摘要
数字技术的发展促使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方式发生颠覆性的改变,银行不再局限于用人工、线下的劳动密集型方式服务中小企业,还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以技术密集型的方式在线服务中小企业。这不仅催生了互联网银行,也使得传统银行面临数字化转型抉择,银行之间的竞争上升至技术层面的竞争。本文以掌握独特数据优势的互联网中小银行、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大银行、在线下搜集软信息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性中小银行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这三类银行相互竞争的理论模型,研究不同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策略及其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人工智能时代,银行与中小企业有望形成"数字匹配"的关系:大银行和互联网中小银行在研发应用数字贷款技术上占据优势,服务有较多"数字足迹"的中小企业;长期扎根本地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在传统贷款技术上占据优势,服务"数字足迹"较少的中小企业。银行应当根据自身禀赋条件(规模大小、数据积累、软信息甄别能力)选择转型方向和发展定位,这不仅关系到银行自身的发展,还关系到人工智能技术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本文的研究不仅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策略的决策机制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不同类型银行的适用边界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政府更好地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提供了政策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87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金融科技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赋能”和信贷配给的视角 [J].
宋敏 ;
周鹏 ;
司海涛 .
中国工业经济, 2021, (04) :138-155
[2]   大科技信贷:一个新的信用风险管理框架 [J].
黄益平 ;
邱晗 .
管理世界, 2021, 37 (02) :12-21+50+2+16
[3]   金融科技如何影响银行业竞争 [J].
孟娜娜 ;
粟勤 ;
雷海波 .
财贸经济, 2020, 41 (03) :66-79
[4]   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新三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J].
李春涛 ;
闫续文 ;
宋敏 ;
杨威 .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01) :81-98
[5]   文本大数据分析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的应用:一个文献综述 [J].
沈艳 ;
陈赟 ;
黄卓 .
经济学(季刊), 2019, 18 (04) :1153-1186
[6]   企业规模、银行规模与最优银行业结构——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J].
张一林 ;
林毅夫 ;
龚强 .
管理世界, 2019, 35 (03) :31-47+206
[7]   中国的数字金融发展:现在与未来 [J].
黄益平 ;
黄卓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4) :1489-1502
[8]   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贷款 [J].
刘畅 ;
刘冲 ;
马光荣 .
经济研究, 2017, 52 (08) :65-77
[9]   深度强化学习综述 [J].
刘全 ;
翟建伟 ;
章宗长 ;
钟珊 ;
周倩 ;
章鹏 ;
徐进 .
计算机学报, 2018, 41 (01) :1-27
[10]   技术创新、股权融资与金融结构转型 [J].
张一林 ;
龚强 ;
荣昭 .
管理世界, 2016, (11) :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