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的创业企业治理框架构建与研究展望

被引:16
作者
王垒
刘新民
王松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双重委托代理; 创业企业治理框架; 创始高管; 终极控制; 大股东; 代理问题;
D O I
10.16452/j.cnki.sdkjsk.2016.03.008
中图分类号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当前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形式的"完美"与现实中凸显的治理诟病,表明借鉴英美等股权分散为特征的成熟上市企业的治理规范和标准,对于具有强家族治理特征的中国创业企业并不见得一定适用。首先,从第一重委托代理关系中高管代理人的机会主义道德风险与第二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大股东侵占利益道德风险两个方面,分析了现阶段关于两类委托代理问题治理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缺少关注创业企业治理特殊情境的不足。其次,基于双重委托代理框架构建了创业企业治理框架,提出在第一重委托代理关系中,从代理人激励视角分析创始高管在创业企业股权安排对创业企业治理的影响,在第二重委托代理关系中,分析大股东委托人在合理控制权私有收益下所发挥的"监督效应"大于"侵占效应"的最佳股权安排,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下,分析创业企业不同股权身份制衡度对企业治理的影响路径,并充分考虑外部市场化程度、行业竞争差异以及企业规模等管理情境,以上研究成果将为提高创业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水平提供理论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3+99 +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1]  
Multi-agent team cooperation: A game theory approach[J] . E. Semsar-Kazerooni,K. Khorasani.Automatica . 2009 (10)
[12]  
Gift Exchange in a Multi‐Worker Firm*[J] . SandraMaximiano,RandolphSloof,JoepSonnemans.The Economic Journal . 2007 (522)
[13]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multi-task agencies [J].
Thiele, Veikko .
RESEARCH IN ECONOMICS, 2007, 61 (03) :148-163
[14]  
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Housing Markets[J] . Heitor Almeida,Murillo Campello,Crocker Liu.Review of Finance . 2006 (3)
[15]   Disentangling the incentive and entrenchment effects of large shareholdings [J].
Claessens, S ;
Djankov, S ;
Fan, JPH ;
Lang, LHP .
JOURNAL OF FINANCE, 2002, 57 (06) :2741-2771
[16]   股权集中、大股东掏空与管理层自利行为 [J].
吴育辉 ;
吴世农 .
管理科学学报, 2011, 14 (08) :34-44
[17]   两权分离度与公司治理绩效实证研究 [J].
马磊 ;
徐向艺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12) :108-116
[18]   股权激励、董事会、TMT团队与经营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J].
游春 .
管理评论, 2010, 22 (09) :3-13
[19]   金字塔结构下股权激励的双重效应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徐向艺 ;
徐宁 .
经济管理, 2010, 32 (09) :59-65
[20]   国企锦标赛激励效应与制约因素研究 [J].
周权雄 ;
朱卫平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2) :571-596